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超低排放技术达到节能降耗 更是环保史上重大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30 20:04:2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76


  超低排放全面实施的必要性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2014年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2吨油当量,远低于加拿大的9.4、美国的7.1、俄罗斯的4.8、德国的3.8、法国的3.7、日本的3.6,甚至低于南非的人均水平2.4吨油当量。2014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约是韩国的1/2,美国的1/3。可见,能源与电力的增长在我国仍然是刚性需求。

  2014年我国探明的资源储量,石油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17,天然气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10。如果为了改善环境,全面实施煤改气,那么,天然气消费将达到世界人均水平且以自产气为主,我国天然气将在5年之内全面开采完毕。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将严重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

  根据测算,假定标准煤炭价格以600元/吨计,超低排放后的电价成本为0.466元/kWh;燃气价格以3.6元/m3(标况)计,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成本为0.932元/kWh,燃气锅炉发电成本则为1.0836元/kWh。可见,在我国以天然气代替燃煤发电来改善环境,经济上不具可行性。

  统筹考虑能源安全、环境形势和经济承受能力,在我国全面推行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是现实、可行的选择。随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普遍实施,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将进一步大幅下降,但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可能仍不会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主要是因为有50%左右的煤炭在非电行业使用,远远高于其他用煤国家。霾源于煤而止于电,这是世界主要用煤国家的共识,必须大幅度提高煤炭用于发电的比例,在其他领域与行业实施“以电代煤”是改善环境的根本出路。

  仍需研究与完善的问题

  尽管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燃用无烟煤电厂NOx的控制、低温SCR的工程应用,电除尘器高频脉冲电源的推广应用,活性焦、有机胺等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可溶解颗粒物的脱除,低浓度污染物检测,烟气治理系统的节能、降低运行费用等。

  由于超低排放的技术路线较多,不同电厂应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不能照搬照套。

  推动电力环保事业健康良性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必不可少。因此,需要开展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环保激励机制研究。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手段,推进电网环保调度,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自觉减排。而对于企业,基于现有条件,通过精细化运行、规范化管理实现环保设施持续、可靠、经济运行,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

  作者系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副院长

  
 
关键词: 电厂 技术 污染物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