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海绵城市建数百亿投资背后:首批试点PPP项目存乱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8 13:54:48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50


  首批试点中,王幸大实地考察的主要是新区试点项目,除此之外,老旧小区项目改造更为复杂。试点镇江是唯一一个396项建设项目几乎全部在老旧小区的城市。

  2016年4月,镇江华润新村试点项目开工。“工程计划8月完成,但我感觉到9月份才能结束。”负责该区项目的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院长周水明捏了把汗,老旧城区普遍绿化率低、空间狭窄,需要通盘考虑综合管网、雨污分流工程、道路系统工程及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镇江委托国内专业的水环境公司提前测算摸底,给出基础参数,当地市政院负责管网建设,我们做景观设计,需要协调各家设计才行。”

  2016年5月,试点建设已一年多,据官方公布,住建部城市建设司首批试点调研显示,现已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593个,占59.8%,完工率较高。

  不过,对首批试点的累累硕果,李迪华吐露他的担忧,“三年时间,基本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学习,第三年全面铺开,很显然太紧张了。”

  ◆ ◆ ◆

  老园林工人的对峙

  2014年夏天,在陈雨(化名)监督下,老园林工人做着下凹式绿地。按设计,道路两旁的绿地要低于路面,下雨时,雨水会自然被绿地吸纳存滞。这是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中非常常见的设计,以源头分散控制的方式,来减轻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

  

低影响开发设施下凹式绿地。图片来自水世界

  然而,老园林工人显然不理解这种做法,执拗地摞土成丘。“应该再挖一些土出来。”陈雨三番五次地提醒惹得园林工人越发不耐烦,后者发怒:“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花坛低于人行道的!”

  陈雨是李迪华的学生。北大毕业生和老园林工人僵持不下,只能在施工现场给导师打电话。

  李迪华倒是理解这些园林工人:“让他们一下子改变积攒了几十年的工程经验,这是革命性的变化,你想这容易吗?”

  这仅是海绵城市建设里的一个剪影。这类观念上的微观冲突,各地几乎都在上演。不只是参与建设者,身处“试验田”里的公众对此类建设也大惑不解。

  江二小区是镇江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首个项目,对十幢楼及停车场的1.9万平方米进行改造。2015年4月前的半年时间里,为设计方案,镇江规划设计院院长赵江跑来十多次检查小区管网、管道。

  “去一次就被看门老大爷骂一次。”他诉苦。2015年4月下半月,推土机涌入这座高龄小区,江二小区停车场最终像制作夹心饼干一样进行了含粗砾石、细砾石的透水铺装。

  面临这样的不理解,试点城市只能加强海绵城市的宣传力度。2016年1月,在陕西省西咸新区,当地开展了海绵城市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海绵城市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道,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让城市如生态海绵般通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