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日本东京市中心垃圾焚烧发电厂探访:环保技术确保焚烧悄无声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28 12:44:08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91


  从“垃圾战争”中诞生的垃圾处理模式

  东京城市GDP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高居第一,庞大的城市规模并未使得东京的环境变得非常糟糕,在2011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排行榜上,东京在环保方面的单项排名位居第六,远高于纽约、伦敦、巴黎等其他国际大都市。但是,正如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东京的垃圾处理模式也是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漫长摸索而建立的。

  1900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垃圾处理相关的法律,即《污物扫除法》,规定各自治体(相当于地方政府)有义务进行垃圾收集处理。1900年至1955年的55年间是日本垃圾处理的“启蒙期”,这期间的1924年,东京建成了首座垃圾焚烧厂。1930年对《污物扫除法》进行修改,规定各自治体有义务进行垃圾焚烧,至此日本开始由政府主导的垃圾焚烧。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所产生的垃圾也大量增加,垃圾填埋场变得极为紧张。1956年东京都清扫局成立,东京的垃圾处理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生活环境设施整备紧急措施法》及《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相关法律》分别于1963年和1970年出台,各区自行处理垃圾以及垃圾焚烧技术的进步,使得垃圾的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这期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前东京都知事美浓部于1971年提出的“垃圾战争”口号。当时,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京的垃圾呈现爆炸性增长,因焚烧能力不足,一部分垃圾未经焚烧便被填埋,导致填埋场周边环境严重恶化。为此美浓部知事提出各区在城市中心建设焚烧厂处理各区垃圾,各区和居民虽在垃圾焚烧上达成了共识,但不愿意在自己所居住的地区建设焚烧厂,并数次发生居民阻止焚烧厂建设事件。在东京都政府与部分地区居民经过反复的说明、协商,甚至法律诉讼之后,事件才慢慢得以平息。广义上来讲,这场“垃圾战争”从1956年东京都制定《焚烧工厂建设十年计划》到1978年相关焚烧厂开工建设,持续了22年之久。

  此后,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日本的垃圾处理开始更多地着力于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再利用。1973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处理,为垃圾焚烧和再利用创造条件,回收再利用运动也从这一阶段开始推行。与此同时,具备防止公害产生功能的焚烧工厂得以推广。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垃圾的数量和种类进一步增加,政府意识到不能光靠扩大垃圾处理能力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应当尽量减少垃圾的排放量。1989年东京开始实施“东京瘦身”垃圾减量宣传活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垃圾处理进入全新的时代。一方面大型垃圾和企业垃圾的处理开始实行收费制,这样既可以通过提高垃圾排放成本来抑制垃圾排放量,又可以为垃圾处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二恶英对策特别措施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以及各类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相关的系列法律陆续出台,垃圾的排放及回收再利用有了更为细致科学的法律依据。东京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资源回收措施,对可再利用垃圾进行专门的收集处理。同时,垃圾处理技术也在进步,2008年起相关规定要求必须对焚烧产生的灰渣进行高温熔融,垃圾填埋场所的紧张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

  由于垃圾处理涉及法律制定、行政管理、技术开发等众多层面,各地方政府应对垃圾处理问题相当吃力,政府在此时选择了适当“放权”。2000年,东京都政府将东京23区的垃圾处理工作由东京都清扫局移交给各区政府,各区为此联合设立“东京二十三区清扫一部事务组合”(简称“清扫一组”),对垃圾处理工作的中间处理进行统一管理。据清扫一组广报人权系系长原诚一郎介绍,东京23区的垃圾收集搬运由各区政府实施,清扫一组则负责可燃垃圾的焚烧、大型垃圾的破碎等中间环节的处理,垃圾最后的填埋则由东京都实施。

  焚烧厂建设获得居民理解只能“苦口婆心”

  东京23区的垃圾焚烧厂大多建在人口稠密的地区,记者本次采访的涩谷焚烧厂距离日本流行文化中心涩谷车站仅800米,同时紧邻著名的高级社区代官山,焚烧厂周边200米范围内至少有6座大型公寓楼。许多初来乍到的外国人认为这非常不可思议,但正如前文提到的,实际上东京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也曾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当我们试图弄清当地政府到底如何获得居民对于建设垃圾焚烧厂的支持时,我们得到的答案看上去只是最为平淡无奇的“笨办法”——在通过技术确保无公害的同时,反复地向居民说明情况、相关信息也会向居民公开,可谓“苦口婆心”。

  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建立与社会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向民众传授环保知识,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相当重要。但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除了学校实施环保教育之外,日本各自治体、社区不断举办各种说明会,发放大量传单宣传环保知识和政策,相关部门甚至派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说明。1989年东京都开始实施“东京瘦身”垃圾减量宣传活动后,政府及各团体用了11年时间,通过电视、报纸、展会等各种媒介进行宣传。

  

▲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

  长期的环保教育宣传结合完善的政策法规,使得日本民众的环保素养有了巨大的提升,抑制浪费、垃圾分类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即便如此,当垃圾焚烧厂要建在自家门前时仍然令很多居民感到不安。对此,政府和各相关团体不断提升焚烧厂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控制噪音和气味的扩散。通过组织焚烧厂参观等各种形式使民众了解相关科学知识、以及焚烧厂的运作情况,仅涩谷焚烧厂每年都要接待超过5万人的参观者。

  除此之外,由清扫一组(焚烧厂)、居民代表、区政府三方组成的“运营协议会”和“建设协议会”,负责监督焚烧厂的运转安全、排放物是否超标等问题,并负责公布环境调查报告。各焚烧厂每年会举办三场面向居民的交流会,就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意见交换。

  
 
关键词: 垃圾 东京 焚烧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