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水污染与土壤污染治理大军中的科技身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29 15:32:1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28


这也是秦伯强参与治污任务以来的一大心得,即湖泊治理“管理是关键、技术是支撑”,管理的核心是控源截污,而需要科学家做的,更多的是对污染物来源的认定,以及对治理方法、生态补偿根据的科技支撑。

比如,谁污染了、污染多少、补偿多少,对人体健康和当地经济发展有多少影响,这些都可以量化。秦伯强说,可以在跨界的河道上设立监测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指标进行监测等,建立一套科学的算法来支撑生态补偿的政策。

如今即使在稍冷的季节,太湖岸边还能看到一些绿色的蓝藻,甚至是一些黑色的液体。秦伯强说,控源截污还不够彻底。但庆幸的是,科学家在湖泊领域的研究,有了稳定的支持——当地政府成立厅局级的太湖办,来专门抓太湖的治理问题。“这样,科学家研究的持续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不受政策的波动影响。”秦伯强说。

关乎“米袋子”的土壤:要几百年才能长出1厘米

土壤污染的治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对普通民众而言,相比于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大家对土壤污染的紧张感还没那么强烈。

比如,人们所深恶痛绝的雾霾,虽然属于大气污染,但它和土壤也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北京空气中PM2.5的来源,除了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燃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5个重要来源,土壤扬尘的平均贡献率达15%。

毕竟,土壤对人类生产、生活来说无处不在。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将土壤称作“地球的皮肤”,在他看来,土壤,这一层铺在地球表面的松散物质,关系到“米袋子”和“菜篮子”,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1931年日本“痛痛病”事件让很多人心有余悸,而这样的案例,也是每个研究土壤的人都熟知的:在日本富士县,20世纪初,人们发现当地水稻生长不良,到了1931年,又出现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腰、手、脚等关节疼痛难忍,严重者呼吸都困难。有的患者还不能进食,痛苦无比,常常大呼:痛死了痛死了!“痛痛病”由此得名。

后来人们才知道,富士山有一条神通川河,当地居民以此灌溉两岸庄稼,后来一家金属矿业公司在河的上游修建一座炼锌厂,排放污水中有大量的镉,镉污染了水,水又污染了土壤。经过科学调查,河两岸水田所产的稻米,富含大量的镉,即“镉米”,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最终导致了“痛痛病”。

沈仁芳说,土壤是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长出1厘米。这意味着,一旦土壤被污染,修复起来是“一代人都很难看到结果的”。

令人欣喜的是,去年5月“土十条”发布。这被称为在我国土壤修复领域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其中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方面,要求建立的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严于国家标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周东美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非常重要,这是用来判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好坏的尺子。

不过周东美调研发现,实际上,目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往往是基于在全国对污染物最敏感的那个土壤类型上的取值,而其他土壤都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这在周东美看来似乎是没有必要的,还是要正视土壤修复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做事。

他说,我国目前场地修复工程越来越多,但目前一个问题就是要求修复的时间太短。实际上,如果可以较长时间的修复,修复所用的方法可以温和些,对环境影响可能才会小一些。

另一片值得关注的就是农田土壤。根据周东美的调研,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面广量大、类型多样,但目前来看,并没有一种特效药或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面积解决所有问题,他说,只能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农业、气候、经济条件甚至当地风俗,来有针对性地“开药方”,“一刀切的做法要不得”。

<上一页  2  
 
关键词: 土壤 太湖 湖泊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