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甘肃副省级干部环保问责背后:不仅仅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卫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2 09:32:38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62


环绕山脉的三片沙漠中凌冽的风沙吹不倒祁连山,但如今掠夺式的开发却几乎把祁连山掏空:矿产资源违规过度开采,水电设施违法乱建,偷排偷放现象严重……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下仍然整改不力,屡踩红线。守望悠久文明的那条雪线严重萎缩,养育河流的冰川大幅消融,周边的河道污水横流、草场退化。受伤的生态我们看在眼里,但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受伤的是这个民族的记忆和感情。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被掏空的不止是祁连山的矿产,还有文明的传承。不可想象,当后代指着书本中诗句提问时,我们只能无奈的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摧毁了文明的起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保卫祁连山,也就是保卫文明的传承,保卫中国梦的实现。

保卫祁连山,就是保卫执政为民的本色

一个时期以来,祁连山周边地区的开发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老路。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央深刻认识到西部发展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难度。在强调生态问题的同时,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指导,加大政策优惠和资金倾斜力度,希望能够以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引领西部开发的新格局,激发其经济的后发优势,然而祁连山地区却事与愿违,重新步入粗放式发展、涸泽而渔的“捷径”。

究其根本在于错误的政绩观作祟,执政为民的理念出现偏差。

经济发展不是为了个别人的政绩,而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不仅在于GDP的提高和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要为人民营造出生态环境良好的生存空间,否则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执政为民的本色背道而驰。祁连山问题整改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不敢作为,不敢担当,则在于相关责任人没有始终将人民的获得感作为发展的目标,将群众的认可作为工作的动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此次对副省级干部的点名和对相关负责人的全面问责,重锤强音,敲山震虎,让那些为捷径所诱惑,犹疑于为民还是为政绩的领导干部及早清醒,彻底转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卫祁连山,就是执政为民的本色,保卫我们奋斗的初心永不改变。

保卫祁连山,就是保卫依法治国的理念

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兼顾并非易事,有些领导干部害怕做多错多,因此缩手缩脚,不敢作为,不敢担当。

祁连山教训再次证明不作为不担当就会给违法违纪行为留下空间,最终亦不能明哲保身。其实,改革可以容错,但绝不允许不改革。是否需要担心被追责问责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牢固坚守法治理念,深入贯彻依法行政。

通报指出,在最终导致祁连山的环境恶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多处出现违反环境法律法规,执法不力、监督不严的现象,甚至在立法层面开口子,行方便。

一方面,法治不仅仅是法律制度上的评价,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决策离不开法治底线,法治思维的坚守,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才能够从根本上防止执政理念的偏差,始终保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只有保持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领导干部才能够排除顾虑,勇于创新,敢闯敢干,依法治国是攻坚克难的利器,更是改革先锋的保护伞。

另一方面,祁连山的问题不是一次疾风暴雨的整顿就能一劳永逸。以法治思维建立常态化的综合保护机制势在必行,让红线不是随口一说,让底线不是文件里几句口号,把治理和保护同时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在法治的框架内决策、行动、监督、处罚,方能久久为功。让经济在青山绿水间腾飞并非朝夕可得,考验得是法治的决心与恒心。祁连山的教训再次向我们证明:从严治党是生产力,依法治国也是生产力!

祁连山,一座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山脉——带着昔日辉煌走来,化为当下一座传承文明、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坐标,指向通往未来的新丝绸之路,指向西部的有序发展,指向人民追求幸福的中国梦。

<上一页  2  
 
关键词: 理念 保卫 法治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