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风能 > 正文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与风电场继电保护研究

关注热度:85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苏日娜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当风力发电机的端电压降低到一定值以下而不脱离电网而继续维持运行时,并仍能为系统提供一定的无功以帮助其系统恢复电压的能力称作是低电压穿越能力。 首先,在分析目前世界各国的有关风电场继电保护的配置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风电机组继电保护、变流器的继电保护选择性或适用性存在的不足,并且指出了在风电场自身保护和系统保护的动作切除产生的故障之前,风电机组就已经脱网,而且将风电网等价于单侧电源的输配电网络,常没有考虑风电机组对系统短路的作用。 其次,对所构建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及其相关系统继电保护之间配合的实现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主要包括模型建立、各模块基本理论及其相应计算方法、验证分析等;在认真研究风电机组输出线以外的输电系统的元件故障、风电机组输出线的故障、风电场自身电网的故障以及风电机组产生故障的基础上,验证输电系统继电保护以及风电场自身保护所应有的配合关系。 当整个电网出现故障时,具有低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通常是不会脱网的,因为它能直接忽略保护的动作时间,并且会与配套的继电保护之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直到故障消失后才会恢复正常。所以说,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能够确保机组在遇到电压突然降低的状况时尽最大可能与电网相连接,以维持正常的发电状态,以免电网出现更严重的故障。这不但能够降低风电机组对电网的冲击,同时还能使风电机组在故障时反复并网的次数降到最低。
【关键词】:低电压穿越能力 继电保护 风电机组 并网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77;TM6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课题背景9-10
  • 1.2 国内外风电发展状况10-13
  • 1.2.1 国外风电发展状况10-11
  • 1.2.2 国内风电发展状况11-13
  • 1.3 课题研究内容13-14
  • 第2章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研究14-26
  • 2.1 低电压穿越能力14-16
  • 2.2 低电压穿越能力仿真试验16-23
  • 2.2.1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的闭环试验平台建立16-18
  • 2.2.2 低电压穿越仿真测试点选取18
  • 2.2.3 低电压穿越仿真测试数据18-22
  • 2.2.4 试验结论22-23
  • 2.3 低电压穿越能力现场检测23-25
  • 2.3.1 35kV 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接线原理23
  • 2.3.2 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23-24
  • 2.3.3 测试步骤24-25
  • 2.3.4 测试结果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风力发电机组继电保护研究26-37
  • 3.1 风电场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26-28
  • 3.1.1 风电场继电保护的配置26
  • 3.1.2 风电场继电保护整定26-28
  • 3.2 低电压穿越特性及与保护动作时间关系28-30
  • 3.2.1 给输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留下一定的动作时间29
  • 3.2.2 保证风电机组保护可靠不出现误动作29-30
  • 3.2.3 有选择性切除故障元件30
  • 3.3 当前风电场保护配置存在的问题30-34
  • 3.3.1 风电场机组的保护31-33
  • 3.3.2 风电场内部电网保护33-34
  • 3.4 继电保护的部分改进34-36
  • 3.4.1 对单风电机组本体保护的改进34-35
  • 3.4.2 风电场内部继电保护的改进35
  • 3.4.3 发挥低电压穿越能力保护动作时序的作用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大型风电场对系统保护的影响研究37-44
  • 4.1 风电场线路保护装置闭环试验模型建立37-38
  • 4.2 风电场线路保护装置闭环试验平台搭建38
  • 4.3 风电场线路保护装置闭环试验项目38-39
  • 4.4 试验结果分析39-42
  • 4.4.1 风电场弱电源特性影响保护动作性能分析40-41
  • 4.4.2 DFIG 风机特性影响保护动作性能41-42
  • 4.5 针对 DFIG 机群接入系统的保护改进对策42-43
  • 4.6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47-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变速恒频风电系统应对电网故障的保护电路分析    胡书举;李建林;许洪华;

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迟永宁;王伟胜;刘燕华;戴慧珠;

风电接入电力系统故障电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张保会;李光辉;王进;郝治国;刘志远;薄志谦;

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合    张保会;王进;李光辉;郝治国;刘志远;薄志谦;

国外风力发电导则及动态模型简介    雷亚洲,Gordon Lightbody

电力系统对并网风电机组承受低电压能力的要求    关宏亮;赵海翔;迟永宁;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

不同风电机组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曹娜;李岩春;赵海翔;戴慧珠;

风电场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文玉玲;晁勤;吐尔逊·依布拉音;

电网电压骤降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分析    王一刚;贾石峰;

风电场接入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    李斌;王琦;隆贤林;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卞松江

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研究    迟永宁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    关宏亮

远距离大容量风水互补系统的优化调度    田建伟;胡兆光;吴俊勇;周景宏;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风力发电机机舱控制    王海军;董海鹰;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系统    张嘉英;王文兰;蔡永刚;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H_∞鲁棒控制    范普成;王长松;王志宇;杨建成;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能源变换系统    赵莉;刘连根;宋平岗;

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许琤;王辉;谭健;

风电系统实现LVRT的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    胡书举;李建林;李梅;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用电压跌落发生器的研制    胡书举;

双馈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下Crowbar电阻的优化设计    刘志星;胡婵娟;年珩;程鹏;

几种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对比分析    臧晓笛;

风电场集中与分布并网对地区电网电压的影响研究    张硕;朱莉;杜林;刘永民;梅小丽;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

An Automatic and Efficient Solar Charging System    

基于bladed软件的风力发电机组稳态风性能曲线研究    陆晔;滕蓓;祁恩荣;

风电机组联网运行风速-功率特性曲线的研究    穆钢;郎斌斌;严干贵;崔扬;王晓波;郑太一;

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联网运行分析及实证研究    严干贵;周志强;穆钢;王晓波;郑太一;崔杨;董存;

机载交流励磁发电机转差率问题的研究    庄伟伟;姜忠山;鲁芳;

基于VisSim的SCIG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MPPT方法研究    吴定会;李元龙;纪志成;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using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有功无功控制分析    张照彦;李长青;王兴武;邓冠字;董青;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及其潮流计算    刘杨华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    严晓建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    苏玲

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马志勇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双变流器优化联合控制    贾俊川

吉林省洮南风电场选址及长远发展分析    陈海清

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陈建伟

海洋潮流能发电系统的并网型逆变器设计研究    刘强

大型风力机叶片的外形设计与数值模拟分析    魏义利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结构强度分析    金大伟

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志飞

分岔理论在风电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许珊珊

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设计    冯凯辉

风电机组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及仿真    杨先有

风电机组监控安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媛源

机械传动系扭振通用模型的研究    尹华兵,程瑞廷

永磁同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的自寻优控制    闫耀民,范瑜,汪至中

几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    马洪飞,徐殿国,苗立杰

距离保护在具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谢昊;夏冬平;卢继平;

基于MATLAB的风力异步发电机动态仿真    王建生

双馈电机稳态分析与仿真    武喜春,马志云,熊永前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邓小凌,冯志文

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    雷亚洲

负荷模型动态特性不确定性对低频振荡的影响    孙衢,徐光虎,陈陈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申洪

大型风电场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    潘文霞

风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研究    赵海翔

异步化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及其稳定性分析    应黎明

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研究    迟永宁

基于PSCAD/EMTDC的变速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冯双磊

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功率特性及电能质量测试研究    李庆

风力发电机暂态特性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    赵宏伟

低电压穿越对风电场线路保护整定的影响    隆贤林;

浅谈风电场运营管控与接网    邢德海;

风电场接入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及配置方案的探讨    钟清瑶;王峥;王琴;

风速变化的并网型风电场故障分析    李凤婷;晁勤;

临海将建成浙江最大风电场    

水电文摘    

国外的风能发电    张培基

我国风力发电现状与趋势    余宗焕

我国可持续能源系统发展的途径探讨    王淑娟,王彦佳,施祖麟

并网风电场可避免费用研究    陈树勇,杨秀媛,赵彩虹,叶森,陈立东

大理电网风电接入的分析    袁蓉;

靖边县龙洲乡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分析    何晓嫒;陈建文;王琦;雷杨娜;崔巍;

风电场并网布局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乔建强;杨水丽;陈江涛;李蓓;

连云港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    班欣;陈飞;祁欣;钱飞;曹开文;

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    班欣;沙文钰;冯还岭;姜有山;祁欣;

中水白城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查干浩特风电场49.5MW建设项目    

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    班欣;冯还岭;李中林;姜有山;祁欣;

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康保卧龙山风电场建设项目    

风电场容量比对无功补偿容量的影响研究    栗然;张孝乾;唐凡;柯拥勤;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风电场节点的考虑方法    王伟胜;申洪;

30万千瓦风电场开发项目落地双塔    记者 姜强

风机企业海外投资风电场    本报记者 陈玮英

大风坝者磨山风电场通过竣工验收    记者 勾六零

投资40亿元的50万千瓦风电场落户会宁    谢东芹

江苏:建亚洲最大风电场    刘海

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在英启用    记者 王涛

象山风电建设风生水起    象山记者站 陈光曙 丁华 记者 王量迪

应加强风电场雷电监测评估和预警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杨振斌 姚雯

功率预测:风电场稳定并网的重要保证    北京国能日新控制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雍正

三座风电场将接入山西电网    记者 张一龙 通讯员 王皑 林霞

大规模风电场群联网的源网协调性研究    崔杨

直驱式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研究    蔺红

基于功率全程可调的风电场优化调度策略    柳玉

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研究    苏勋文

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白永祥

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场实时功率调控系统研究    于芃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郑刚

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    王成福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陈功贵

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    侯佑华

并网型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计算及低电压穿越能力分析    李晓涛

风电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陆以军

含有储能设备的风电场并网运行相关问题研究    张飞

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网等值研究    谭娟

尼尔基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    吴勇

大唐吉林向阳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及发电量研究    李钦伟

大型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研究    蔡彦涛

含直驱机组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赵海岭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对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研究    项喆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研究    张俊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能力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