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大学生节能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以PM2.5调查为视角

关注热度:12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陈翱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雾霾、PM2.5等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以PM2.5问题为例,对大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健全校园节能减排制度、构建绿色校园、增强大学生环保责任意识等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PM. 节能 大学生 绿色校园
【分类号】:X513;TK018
【正文快照】: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广泛提高,对于环境质量问题也愈加关注。近年来,雾霾、PM2.5等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营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呼声日益升高。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邵龙义,时宗波,黄勤

合肥市城市PM_(10)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茆长荣,尚广萍

我国PM_(2.5)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    郝明途;林天佳;刘焱;

北京市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变化规律    刘君霞;邵龙义;周林;王静;王建英;

荆州市大气颗粒物粒径及化学元素组成特征分析    贾陈忠;秦巧燕;李克华;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控制措施    赵厚银,邵龙义,时宗波,徐春光

城镇不同类型绿地生态功能的对比分析    王 成

辽宁省典型地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对土地质量影响研究    余涛;程新彬;杨忠芳;段鸿飞;张兵兵;杨晓波;

北京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李卫军,邵龙义,吕森林

西安市路面积尘不同粒径矿物组成研究    田晖;杜佩轩;

大气悬浮颗粒PM_(10)对感烟火灾探测器本底效应研究    谢启源,袁宏永,蒋亚龙

一个基于空气质量模式的耦合沙尘模式系统:模式介绍与初步检验    王益柏;赵树红;费建芳;张根生;胡晓华;

现用烟花药剂的危害性分析及其无烟化研究进展    周兆宏;潘仁明;袁超;李生有;

离子色谱法对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    张宁;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技术研究    傅巍;蔡九菊;董辉;张亚田;

大气降尘TEM观察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    陈天虎;徐惠芳;

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方法测定单个大气PM_(2.5)颗粒物    李晓林;岳伟生;刘江峰;万天敏;张桂林;李燕;黄宇营;何伟;华魏;

单个大气PM_(2.5)颗粒物的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方法分析研究    李晓林;岳伟生;刘江峰;万天敏;张桂林;李燕;黄宇营;何伟;华魏;

气溶胶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与人类健康中的作用    张仁健;符淙斌;曹军骥;吴涧;

农户室内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郭建斌;魏泉源;魏秀英;肖俊华;陈晓夫;董仁杰;

北京地区PM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徐敬;丁国安;张养梅;王淑凤;

旋转式连续微波再生微粒捕集器再生机理及结构优化研究    王曙辉

太原太钢地区PM_(2.5)对大鼠动脉肌源性反应的影响    张涌

基于全反射X射线荧光技术的武汉市大气颗粒物有害元素浓度分析    刘光亚

京津唐城市群大气PM_(10)和PM_(2.5)理化特征及健康效应研究    岑世宏

区域大气边界层内气溶胶粒子的单颗粒法解析    牛红亚

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多环芳香烃测量及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    张华伟

兰州地区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沙尘天气对其影响研究    佘峰

生物成因气溶胶的时空特征、来源及其环境意义:    康辉

艾灸诊室可吸入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黄茶熙

基于红外加热再生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技术的研究    许晓光

郑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状况调查及研究    路新燕

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马静玉

醴陵市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环境影响研究    肖湘杰

城市道路扬尘排放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张猛

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分布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研究    唐明

开封市近地层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研究    赵晓飞

污染源成分谱分析及CMB应用研究    孙敬敏

吉林省雪水沉积物的理化特性研究    闫海彬

大气颗粒污染物对胚胎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孙娜

南京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理化特性研究    沈宏雷

上班大冒险,节日大作战 PM2.5有多可怕?    草威;

环保部酝酿将PM2.5列入约束性指标加大环保投入    本刊编辑部;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新对象    钟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环境保护部拟制定PM2.5标准    

聚焦PM2.5——部分防治措施加深关联汽车行业    李鸿雁;

环境空气PM2.5的监测与分析    张凌艳;

绿色建筑人居环境PM2.5的污染防控对策    侯立安;

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看PM2.5的监测    陈希;

机动车PM2.5排放特性研究    刘志锋;李伟;

不排放PM2.5 “气车”为何仍替代不了汽车?    王海滨;

PM2.5的危害与防治    刘宏斌;

北京市PM2.5浓度变化特征与体育锻炼    吴东仪;周岚;舒美;马新东;

PM2.5排放与环保及健康的分析    吴军平;

北京市大气环境PM_(2.5)有关问题探讨    田刚;

北京、北戴河pm2.5的统计特征以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张宝贵;曹建新;戴玮;孙丽华;

不同霾日判别标准对山东霾日特征的对比分析    李恬;王宏;赵天良;

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关系初探    王京丽;张远航;邵敏;曾立民;

有效减少PM2.5排放的凝聚型静电除尘技术的试验研究    柯小民;张丽丽;

有效减少PM2.5排放的凝聚型静电除尘技术的试验研究    柯小民;张丽丽;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的特征和成因分析    饶晓琴;宗志平;张恒德;马学款;曹勇;

南昌市采纳政协建议发布PM2.5数据    谈水泉 刘伟

中国电影:如何远离文化PM2.5    牛寒婷

治理PM2.5列入市人大今年三大议案    记者 王皓

汽车企业应为降低城镇PM2.5担当责任    记者 吴华国

森林,调控PM2.5的中坚力量    本报记者 吴兆喆 铁铮 实习记者 王旭东

沪试点新空气指数增加PM2.5    早报记者 余梦

环保部:汽车国五标准新涉PM2.5    记者 梁嘉琳

能有效过滤汽车尾气中PM2.5    记者 李陈续

推广新能源汽车化解PM2.5难题    本报记者 孟歌 王永群

森林调控PM2.5研究项目启动    特约记者 铁铮

PM2.5促进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肺组织新生血管形成    贾雪宏

报纸PM2.5报道研究    陈丽

庐山大气PM2.5化学特征及输送来源研究    李涛

成都市微细颗粒物(PM2.5)形成机理及对人类健康危害研究    付高平

西安地区环境空气PM2.5污染与雾霾治理研究    张苑

拱墅区室内公共场所PM2.5与控烟相关性研究    余蒋敏

PM2.5颗粒声场中的凝并特性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李群

武汉市PM2.5污染的演变预测及成因分析和仿真    刘慧君

个体防护用口罩的过滤材料净化PM2.5特性的试验研究    夏婵

北京林业大学校区大气PM10、PM2.5的理化特性与分形分析    陈圆

 
关键词: PM.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