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太原市霜冻发生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关注热度:25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张霞 钱锦霞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基于太原市1951-2008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按轻微、中度和重度3级霜冻强度,分析了太原市霜冻发生的基本特征;采用累积滤波器法结合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太原市霜冻的变化趋势;利用异常霜冻指标,分析了太原市霜冻的异常发生情况。结果表明:1)太原市轻微霜冻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14日、终霜冻日为4月15日,平均无霜冻期为182d。与轻微霜冻相比,中度、重度霜冻平均初霜冻日分别推后9d和23d,平均终霜冻日分别提前11d和24d,平均无霜冻期分别延长20d和47d。2)各级霜冻强度下,初霜冻日在年代际间的变化较为复杂,终霜冻日则表现为20世纪50-70年代偏晚、80年代之后偏早,无霜冻期表现为50-70年代缩短、80年代之后延长为主的变化特点。3)在α=0.05显著水平下,太原市各级霜冻的初霜冻日呈现显著的推后趋势、终霜冻日呈现显著的提前趋势以及无霜冻期呈现显著的延长趋势,以重度终霜冻日提前趋势最显著。4)太原市轻微偏早初霜冻、中度偏晚终霜冻和重度偏早初霜冻发生频率达15%以上,其余各级异常霜冻的发生频率在5%~10%;大多数异常霜冻发生在50-70年代。5)太原市轻微异常初霜冻对秋粮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异常初霜冻会使大白菜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春播幼苗主要受到特晚终霜冻的影响;冬小麦遭受终霜冻危害的平均频率为5年一遇,尤以拔节后5d内发生的频率最大。
【作者单位】: 山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山西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日最低气温 初、终霜冻 异常霜冻指标 累积滤波器法 太原市
【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研究”(20080311086)
【分类号】:S425
【正文快照】:
霜冻发生在春、秋季节,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农业气象灾害。春季幼苗生长期间遭受终霜冻危害,其结果是幼苗冻死、冻伤,严重时可导致毁种;秋初农作物尚未成熟,遭遇初霜冻危害,影响作物产量。山西省是霜冻灾害的多发、频发、严重区[1-4],分析与研究霜冻发生规律、做好霜冻预报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临江市无霜期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于文立;杨琦;

近40年山西省初终霜日的变化特征    钱锦霞;张霞;张建新;范辽生;武捷;

2010年冬小麦晚霜冻害调查及成因分析——以河南伊川县为例    赵苗稳;尚红敏;司马青焕;

大同市近50年霜冻及其异常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梁进秋;贾利芳;何正梅;高清兰;梁丽珍;徐鑫;

气候变暖对山西南部典型植物物候的影响    李燕;王志伟;张建玲;

山西近50年初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突变特征    李芬;张建新;闫永刚;贾利冬;王旭东;李秋平;

山西清代霜雪灾害的特点与周期规律研究    孟万忠;赵景波;王尚义;

关中平原清代霜雪灾害特点与周期研究    赵景波;陈颖;周旗;

近40年山西省初终霜日的变化特征    钱锦霞;张霞;张建新;范辽生;武捷;

山西近50年初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分析    李芬;秦春英;张建新;

山西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区域特征研究    李芬

鹤壁市区大白菜冻害分析及防御    王国斌

北京近50年初、终霜冻日的变化    何维勋;冯玉香;曹永华;夏满强;

我国玉米霜冻害的时空分布    冯玉香,何维勋

雁北地区不同品种玉米的抗霜冻能力比较    王迎春,孙忠富,郭尚,安成德,杜会英,孙志鸿

长治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王正旺;庞转棠;张瑞庭;魏建军;杨艳萍;

山西省霜冻灾害现状及其防御对策分析    李艳丽;王迎春;孙忠富;

华北异常初终霜冻气候特征的研究    陈乾金,张永山

越冬期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华昭;杨洪宾;

积温变迁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    徐成忠;董兴玉;杨洪宾;李春光;李福元;王法宏;

鲁西南冬小麦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刘淑云;李景岭;张秀兰;朱建华;

农作物高温热害及其防御措施浅析    陶启波,严昀,石继权

库尔勒香梨的冻害预防与补救措施    周多进,牛建新,潘新仿

呼伦贝尔市2008年春旱特征及危害    朱蒙芬;刘兴瑞;刘建成;周铁桩;那木斯来;春花;

浅谈海南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陈统强;黄丕新;王刚;吴文娟;

昌乐县近49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马英洁;秦涛;张爱玲;张贵明;于江;

黑龙江玉米气候资源的技术开发    于永辉;管丽晶;

江苏省帕尔默干旱指数的研究    沈良芳;高荣斌;吕军;李勇;李捷;张强;

近30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张爱英;任国玉;郭军;王颖;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西位置变动及其影响    韦道明;李崇银;高耀庭;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中国东部初春水分循环季节推进过程的年代际突变    赵瑞霞;张宏;吴国雄;李伟平;石爱丽;

米仓山植被覆盖及其生长季变化研究    贺映娜;高翔;马新萍;

栾川县近50年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张俊洁;薛金辉;郭明搏;姬鸿丽;

干旱对许昌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赵巧梅;苏丰敏;方彦召;刘玉巧;

2010年春季河南一次晚霜冻的成因分析    鲁坦;张永涛;朱玉周;魏璐;

近52年来焦作市降水变化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    张新刚;

张家界市近50a气温变化的小波分析    王建锋;雷军;张利;段祖亮;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    郑小童

金沙江支流龙川江流域河流输沙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的响应    曾和平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石玉华

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    廖荣伟

全新世东亚地区气候时空演变及古气候定量重建    赵传湖

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规律研究    赵军凯

黄土高原吕二沟流域环境演变的生态水文响应    李海光

黄土丘陵区流域径流泥沙对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李庆云

雅鲁藏布江流域关键水文要素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张小侠

中国年代际干旱趋势转折及预测    章大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半湿润平原井灌区土壤墒情预报研究    武文红

热带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L Nino关系研究    于毅

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研究    张静

青海高原近50a来雪灾特征研究    郭晓宁

新疆大风时空变化特征及环流背景研究    高婧

基于GIS的浙江省柑橘低温冻害风险分析    孙伟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    张旭明

郑州市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    王丽娟

2008年新疆北疆地区终霜冻对酿酒葡萄的影响    陈武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梁佳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灾害研究进展    唐蓉;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    李宪萍;于翠红;冯娟;王春杰;高山;

朝阳地区霜冻灾害农业气候评价及防御对策    隋景跃;张国林;张黎;

西藏山南地区主要农区霜冻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达琼;扎西罗布;索朗丹巴;建军;

东北三省玉米初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    杜春英;李帅;郭建平;姜丽霞;宫丽娟;王秋京;王晾晾;王萍;纪仰慧;朱海霞;闫平;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地区霜冻特征分析    刘丽;王晓红;黄晓慧;徐方奎;赵慧颖;谢晓丽;

德庆县近39年低温霜冻天气分析    刘凤君;林展新;

西藏林芝地区近350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    刘晓宏,秦大河,邵雪梅,赵良菊,陈拓,任贾文

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    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

试论北朝时期霜雪冻等低温灾害发生的特点    李辉;

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近50年霜的变化特征分析    李辑;严晓瑜;王颖;

邢台地区近5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分析    杨允凌;杨丽娜;

1971—2010年茶陵县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谢露霞;蔡海朝;施徐忠;祝光明;

江苏省冬小麦春霜冻害发生规律及其气候风险区划    包云轩;王莹;高苹;申双和;

山西近50年初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突变特征    李芬;张建新;闫永刚;贾利冬;王旭东;李秋平;

山西清代霜雪灾害的特点与周期规律研究    孟万忠;赵景波;王尚义;

1368-1948年山西霜雪灾害的特征与周期规律研究    孟万忠;刘晓峰;

山西近50年初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分析    李芬;秦春英;张建新;

基于RS和GIS的江苏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    刘维

江苏省冬小麦春霜冻的发生规律及预报预警研究    王莹

山西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区域特征研究    李芬

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灾情形成机制研究    朱骊

太原市气温变化规律研究    王振华,钱锦霞,韩普

1989年7月27日张家口地区北部霜冻的调查分析    何维勋,梁敬

近40年我国气候趋势    林学椿,于淑秋

近50年来海南岛西部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林培松,李森,李保生

运城市农业气候特点分析    裴秀苗

北京近50年初、终霜冻日的变化    何维勋;冯玉香;曹永华;夏满强;

华北、东北地区积温的变化    毛恒青,万晖

我国玉米霜冻害的时空分布    冯玉香,何维勋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淮河区域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马晓群,张爱民,陈晓艺

太原市汾河流域五大粮食作物污染监测评价    王存宝,宁安荣,常晓冰,武九昆

浅谈统计的特点及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的应用    李钢杰;

太原市东西山生态林规划构想    杨旭芳;

太原市绿化植物引种的探讨    王书宏;谢娜;张毅;

色叶树种在太原市城市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    李燕;

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张晋光;

太原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若干思考    李永琛;

太原市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    郝士元;

2006年太原将实施九大绿化工程    

太原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李力;沈冰;

太原市大型超市布局动态特征及区位因素分析    白明英;

太原市工业结构发展研究    师超;

对太原市人口发展预测和管理模式转变的设想    乔木;徐向远;吴义芳;马培生;陈松青;亢会明;张金莲;

太原市儿童营养状况调查研究    蒋婉似;梁晓云;崔秀莲;吕绍兰;张东香;

贺电 贺信 祝词    

太原市居民游憩活动行为特征分析    王玉明;郭文炯;

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在太原市进行安全工作大检查    李锋;曹亚真;

太原市物流园区规划    

太原市30年间两次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对比分析    张克军;王长生;成娜莎;刘太琴;王宁;王斌全;

在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上的讲话    董艺;

矢志教坛献忠诚    德芳 宝华 世斌

太原:坚持“三不批”走出清洁路    高岗栓

太原市3年关闭245眼自备井    记者 王洪斌

太原市交通现状调查    本报记者 任啸 裴云峰 邓国瑞

上半年太原市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记者 尤佳

上半年省城社会治安稳定    记者 王巍

太原合并城乡户籍    鲍丹

沼气技术送农家    武珍

太原市引进台资6亿美元    赵毅

太原市及早动手注重防汛安全    李兵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    王彦鑫

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    李宏利

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方法及案例研究    刘昌寿

中国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的模拟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王冀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刘勇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研究    苗茂华

县级土地类型划分及其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为例    孙艳敏

碳酸盐岩热储隐伏型中低温热水的成因与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马瑞

黄芩采收规律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李化

太原及其周边地区人工植被土壤水环境与植被建设    牛俊杰

基于GS方法的太原市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薛慧芳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中非理性行为研究    张大力

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    宜东平

基于大气环境影响下的太原市空间结构研究    卞坤

基于服务半径的全市性公园布局研究    王涛

城市竞争力管理中的城市政府行为研究    孟国丽

太原市休闲农业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    陈志斌

太原市城区街道绿地的生态分析    樊杰

太原城市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曾强

基于供求关系的太原市住宅市场分析    武原红

 
关键词: 日最低气温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