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太阳能 > 正文

基于侧链异靛和吩噻嗪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关注热度:106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刘绪绪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化石能源的锐减和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迫切地需要寻找和开发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这时,相对于传统的硅电池材料,有机光伏材料(OPV)以其独特的优势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它具有低成本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并且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易加工性,使得低成本的制造工艺有望成为可能。近十多年来,随着无数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器件结构的持续发展,OPV材料的能量转换效率(PCE)逐年攀升,预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OPV材料的PCE值仍远远不及传统的硅电池材料,所以,我们需要努力研制出更高效的OPV材料。基于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两类OPV材料,并使用核磁共振谱、气质联用、飞行质谱等对这些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深入地研究了这些OPV材料的光物理和电化学特性以及其光伏性能。主要研究如下:1.基于新的二噻吩联苯(TBT)单元和侧链异靛单元及引入的噻吩π桥,设计并合成了两个新的侧链型的共轭聚合物PTBT-TID和PTBT-TTID,并将其应用到PSCs中。聚合物PTBT-TID和PTBT-TTID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且基于两个聚合物的光伏器件都得到了较高的开路电压Voc,均在0.8 V左右。基于聚合物PTBT-TID的光伏器件得到了比PTBT-TTID高的PCE值(2.0%)。2.设计并合成了三个基于吩噻嗪单元的新型染料DX1、DX2和DX3,并将它们应用在染料敏化电池(DSSCs)中。其中,基于染料DX1的DSSC器件获得了5.69%的PCE值。当引入缺电子的苯并噻二唑单元到染料分子DX2和DX3中时,它们的吸收光谱被拓宽,但是基于DX2和DX3器件的短路电流却减小了,因为电荷传输受到阻碍。因此,基于染料DX2的DSSC器件只获得了3.43%的效率。另外,将具有高的给电子能力的三苯胺单元引入染料DX3的吩噻嗪给体部分的氮原子上时,增加了电子的注入效率并减少了染料聚集。因此,基于染料DX3的DSSC器件的短路电流提高了,因而获得了比DX2更高的PCE值(4.41%)。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侧链异靛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吩噻嗪 苯并噻二唑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文献综述9-23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PSCs材料的研究进展10-17
  • 1.2.1 PSCs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10-11
  • 1.2.2 PSCs的器件结构11-13
  • 1.2.3 PSCs的活性层材料13-17
  • 1.3 DSSCs的研究进展17-22
  • 1.3.1 DSSCs的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17-18
  • 1.3.2 染料敏化剂所应具备的特性18-19
  • 1.3.3 染料敏化剂的研究现状19-22
  • 1.4 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22-23
  • 第2章 基于侧链异靛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23-37
  • 2.1 引言23-24
  • 2.2 实验部分24-30
  • 2.2.1 试剂和测试方法24
  • 2.2.2 单体和目标聚合物的合成路线24-30
  • 2.3 结果与讨论30-36
  • 2.3.1 单体及目标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30-31
  • 2.3.2 聚合物的热性能31
  • 2.3.3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能31-33
  • 2.3.4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33-34
  • 2.3.5 聚合物活性层的表面形貌34
  • 2.3.6 聚合物的空穴迁移率34-35
  • 2.3.7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35-36
  • 2.4 本章小结36-37
  • 第3章 基于吩噻嗪的染料敏化电池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37-61
  • 3.1 引言37-38
  • 3.2 实验部分38-51
  • 3.2.1 试剂和测试方法38
  • 3.2.2 单体和目标染料的合成路线38-51
  • 3.3 结果与讨论51-59
  • 3.3.1 单体及染料的合成和结构表征51-52
  • 3.3.2 染料的光物理性能52-53
  • 3.3.3 染料的电化学性能53-55
  • 3.3.4 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55-56
  • 3.3.5 染料的光伏性能56-58
  • 3.3.6 染料的阻抗性能研究58-59
  • 3.4 本章小结59-61
  • 总结与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72
  • 致谢72-73
  • 附录A 试剂、药品及其纯化方法73-75
  • 附录B 仪器及测试条件和方法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含二级供电基团的三苯胺类光敏染料合成及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梁茂;徐英军;王旭达;刘秀杰;孙喆;薛松;

辛氧基苯基取代的吡啶并[3,4-b]吡嗪染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张晓瑜;应伟江;武文俊;李晶;花建丽;

太阳能电池材料-铜锌锡硫化合物薄膜制备及器件应用研究进展    范勇;秦宏磊;密保秀;高志强;黄维;

吡啶基酞菁Ru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计算    张明晶;潘清江;郭元茹;张红星;

两种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侯承君;侯秋飞;李在房;严翠;齐梦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徐长志;肖斌;柳清菊;

高效金属双卟啉染料的计算设计及其敏化TiO_2半导体复合体系的理论研究    朱纯;曹泽星;

含苯并噻二唑的二维有机染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曹镇财;何舟;邓利军;谭松庭;

香豆素型染料敏化剂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韩亮;周雪;叶青;李郁锦;高建荣;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超声辐射阳极氧化制备    熊必涛;朱志艳;王长荣;陈宝信;骆钧炎;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戴玉华;栗晓杰;方艳艳;史秋飞;林原;杨明山;

两种菁类染料复合敏化TiO_2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过家好;何晓英;蔡生民;郭敏;陈秀英;彭孝军;

近红外菁染料敏化的准固态太阳电池的光电化学研究    武文俊;腾欣;李晶;贺锦香;花建丽;

含双吸电子基团的三苯胺染料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裴娟;梁茂;陈军;陶占良;许炜;

以芳胺为电子给体的D-π-A有机光敏染料——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宋晓睿;王雪松;张宝文;

两亲性D-π-A型有机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宋晓睿;王维波;张雪华;李超;王雪松;张宝文;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及其进展    王孔嘉;戴松元;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孔凡太;戴松元;

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徐立珍;李彦;秦锋;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剂    梁茂,陶占良,陈军

抗氧剂3,7-二(1,1,3,3-四甲基-丁基)-吩噻嗪的合成    王辉;吴祖望;李春诚;吴福丽;

吩噻嗪氨基糖化合物对包含triplet repeat序列DNA体外合成的滑移促进作用    杨兴;刘亮亮;欧阳砥;席真;

烷基吩噻嗪的合成及在润滑油中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王辉

基于侧链异靛和吩噻嗪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刘绪绪

吩噻嗪杂环类抗氧剂的合成工艺与性能研究    丁东源

N取代吩噻嗪衍生物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研究    高敢攀

含吩噻嗪的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光伏性能研究    周俊

含二茂铁基和吩噻嗪基双核Mannich碱的合成研究    王捷

菲并咪唑类衍生物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邵晶

CdS半导体与吩噻嗪树枝有机材料的超快动力学过程    刘岩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