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的试验研究

关注热度:166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刘巨波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而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深度处理出水中可能还会残存部分微量污染物,其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深度处理工艺对常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还要研究水中微量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本文以污水厂二级出水为原水,分别研究了接触过滤+臭氧氧化和接触过滤+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水中传统污染物和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效果,由不同工况对应的水质指标去除效果确定了臭氧和活性炭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并由动力学原理对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水中痕量目标药物的速率进行了阐述。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为:臭氧投加量为8mg/L,接触反应时间为20min;活性炭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为:空床停留时间为10min,炭层高度为75cm。通过对臭氧氧化过程和活性炭吸附过程做动力学分析后可知,当臭氧投加量为8mg/L时,6种目标药物被氧化速率由大到小为:头孢克洛、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盐酸普鲁卡因、头孢噻肟;当炭层高度为100cm时,6种目标药物被吸附速率由大到小为: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克洛、头孢噻肟、盐酸普鲁卡因、头孢他啶。 通过应用上述臭氧阶段和活性炭阶段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了接触过滤+臭氧+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水中微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浊度、CODCr、UV254、TOC、6种目标药物、TN、TP、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分别为1.51~2.14NTU、23.4~36.1mg/L、0.095~0.109cm~(-1)、8.339~10.510mg/L、0.703~4.631μg/L、11.28~14.43mg/L、1.18~2.21mg/L、1.8×106~6.7×106个/L、1.0×105~2.2×105个/L时,组合工艺对上述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29%、80.03%、92.48%、74.16%、67.59%~83.85%、53.38%、49.87%、99.99%、99.99%。
【关键词】:城市污水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臭氧氧化 活性炭吸附 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6
  •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12-13
  • 1.1.1 我国水资源概况12
  • 1.1.2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2-13
  • 1.2 污水回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3-15
  • 1.2.1 污水回用现状13-14
  • 1.2.2 污水回用的途径与方式14
  • 1.2.3 污水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4-15
  • 1.3 痕量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15-17
  • 1.3.1 PPCPs 的危害及自身转化15-16
  • 1.3.2 PPCPs 在自然环境中残留状况16-17
  • 1.4 PPCPS 检测技术17
  • 1.5 PPCPS 类污染物控制技术17-21
  • 1.6 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 PPCPs 技术研究现状21-25
  • 1.6.1 臭氧-活性炭工艺概述21
  • 1.6.2 臭氧-活性炭工艺理论基础21-24
  • 1.6.3 臭氧-活性炭工艺应用研究进展24-25
  •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25-26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25
  • 1.7.2 研究内容25-26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26-32
  • 2.1 试验材料26-28
  • 2.1.1 试验原水26
  • 2.1.2 试验工艺流程26-28
  • 2.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28-32
  • 2.2.1 常规水质参数监测项目与方法28
  • 2.2.2 PPCPs 监测分析方法28-30
  • 2.2.3 气态臭氧浓度和产量的确定30-32
  • 第3章 臭氧去除微量污染物的试验结果与分析32-49
  • 3.1 投加量对臭氧反应试验的影响32-36
  • 3.1.1 投加量对去除 CODCr的影响32-33
  • 3.1.2 投加量对去除 UV254的影响33
  • 3.1.3 投加量对去除 TOC 的影响33-34
  • 3.1.4 投加量对去除 6 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34-35
  • 3.1.5 投加量对去除微生物的影响35-36
  • 3.2 接触时间臭氧反应试验的影响36-39
  • 3.2.1 接触时间对去除 CODCr的影响36-37
  • 3.2.2 接触时间对去除 UV254的影响37
  • 3.2.3 接触时间对去除 TOC 的影响37-38
  • 3.2.4 接触时间对去除 6 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38-39
  • 3.2.5 接触时间对去除微生物的影响39
  • 3.3 臭氧氧化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39-45
  • 3.3.1 臭氧氧化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39-40
  • 3.3.2 臭氧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40-42
  • 3.3.3 臭氧氧化对 6 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分析42-43
  • 3.3.4 臭氧氧化对 TN、TP 的去除效果分析43-44
  • 3.3.5 臭氧氧化对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分析44-45
  • 3.4 臭氧反应动力学研究45-47
  • 3.4.1 臭氧反应的动力学公式建立45-46
  • 3.4.2 臭氧反应动力学结果分析46-47
  • 3.5 本章小结47-49
  • 第4章 活性炭去除微量污染物的试验结果及分析49-71
  • 4.1 活性炭比选49-53
  • 4.1.1 活性炭吸附速度的比较49-51
  • 4.1.2 吸附等温线的比较51-53
  • 4.2 空床停留时间对活性炭吸附试验的影响53-58
  • 4.2.1 空床停留时间对去除浊度的影响54
  • 4.2.2 空床停留时间对去除有机物的影响54-56
  • 4.2.3 空床停留时间对去除 6 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56-57
  • 4.2.4 空床停留时间对去除 TN、TP 的影响57-58
  • 4.3 炭层高度对活性炭吸附试验的影响58-63
  • 4.3.1 炭层高度对去除浊度的影响59
  • 4.3.2 炭层高度对去除有机物的影响59-61
  • 4.3.3 炭层高度对去除 6 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61-62
  • 4.3.4 炭层高度对去除 TN、TP 的影响62-63
  • 4.4 活性炭吸附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63-67
  • 4.4.1 活性炭吸附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63
  • 4.4.2 活性炭吸附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63-65
  • 4.4.3 活性炭吸附对 6 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分析65-66
  • 4.4.4 活性炭吸附对 TN、TP 的去除效果分析66-67
  • 4.5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研究67-69
  • 4.5.1 活性炭吸附的动力学公式建立67-68
  • 4.5.2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结果分析68-69
  • 4.6 本章小结69-71
  • 第5章 臭氧-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71-78
  • 5.1 试验条件71
  • 5.2 试验结果分析71-77
  • 5.2.1 臭氧-GAC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71-72
  • 5.2.2 臭氧-GAC 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72-73
  • 5.2.3 臭氧-GAC 对 6 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分析73-75
  • 5.2.4 臭氧-GAC 对 TN、TP 的去除效果分析75-76
  • 5.2.5 臭氧-GAC 对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分析76-77
  • 5.3 本章小结77-78
  • 结论78-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7
  • 作者简介87-8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88-8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去除氮的试验研究    陆燕勤;曾鸿鹄;沈运跃;黄明;瘳桃红;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江曙光;

污水处理系统中PPCPs残留情况及强化处理技术    安婧;周启星;

活性炭吸附水中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吸附模式和机理的研究    李子龙;马双枫;王栋;王成彦;魏明岩;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分析    贾华;李凤娥;

节水灌溉与21世纪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黄修桥,高峰,王宪杰

石家庄市污水回用现状及发展构想    江雄志,李超,姜立安

城市污水中的PPCPs及其去除特性    郭美婷,胡洪营,王超

臭氧/过滤/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    李学强;武道吉;孙伟;焦盈盈;栾韶华;

臭氧投加量对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影响的研究    李志琦;李银磊;于静洁;孙力平;苑宏英;张昱;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方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桂轶;孙世群;

微波-活性炭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cr的研究刘晓    刘晓;赵秀兰;陈玉成;

改性陶粒的制备及其过滤去除有机物的研究    高桂青;鞠治杰;鞠海燕;

厌氧流化床处理白酒废水的启动试验    李丽;周健;管秀琼;周健丁;杜文鹏;

基于污泥浓度分区技术的理论研究    李明明;崔燕平;邢传宏;阚灵佳;王素兰;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    赵军;

节水灌溉条件下乌龙茶需水规律及灌溉定额研究    吴端普;吴亚雄;洪秀勤;瓯美丽;吴天恩;

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丹;尤朝阳;肖晓强;刘志寅;

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研究    李璐;潘名宾;杨小俊;林碧花;

AAO工艺反硝化生物滤池中氨氮去除的影响因素研究    闫志谦;程艳坤;霍鹏;康爱彬;范继业;

基于凹凸棒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去除水中典型β-阻断剂    邓月华;李美兰;杨绍贵;孙成;

水环境中药物活性化合物(PhACs)的检测技术    胡伟;郭昌胜;王玉秋;

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对VOCs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张铁山;王子健;

水质条件对臭氧氧化氯贝酸的影响    惠小芸;隋倩;黄俊;邓述波;余刚;

针对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水源预臭氧投加量的确定    廖晓斌;张晓健;丁根宝;汪隽;董仁杰;陈超;

印染达标尾水中萘、菲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江栋;刘永;邓志毅;翁威;

沼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文献综述    韩敏;刘克锋;高程达;

农副食品加工业高浓度废水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郁达伟;魏源送;李昆;葛振;刘吉宝;王元月;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生态城规划建设实践与启示——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陈星;陈天;臧鑫宇;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设施蔬菜控漏灌水机理与技术研究    范凤翠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皮科武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鄂尔多斯市综合节水技术和需水量预测研究    佟长福

一般时变Gause-型捕食者—食饵动力系统的持续一致生存性及水华发生机制的动力模型研究    罗金火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负载锰氧化物滤料对高锰地下水处理技术研究    李金成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研究    马杨

阜新矿区矿井水混凝及过滤优化研究    唐寿明

矿井水Fenton高级氧化除铁除锰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姜中堂

河西绿洲灌区节水种植制度研究与综合评价    张正鹏

不同有机土栽培基质对大棚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魏民

天津市灌溉水利用率测算研究    刘玉乐

三维电极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试验研究    田婵婵

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关分派

三价钴氨络合物催化还原中活性炭改性的研究    程静怡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与絮凝反应器的研究    柴峰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    傅国伟,郭京菲

中国资源现状    余谋昌;

中国水资源与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肖羽堂

中水道技术    纪任旺,范瑾初

洞庭湖的演化与生态    童潜明

超声吹脱处理印染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彭人勇;陈康康;李艳琳;

三维荧光光谱法表征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    郝瑞霞;曹可心;邓亦文;

关于黄河流域农业节水问题    贾大林

饮用水中的氨氮问题    叶辉,许建华

二级排放水经深度处理回用作循环冷却水    曾德勇

臭氧—生物活性炭有机物降解机理研究    许建军

改性硅藻土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的实验研究    郑育毅;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内电解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黄峻;毕学军;马涛;孙海梅;

操作条件对NF270膜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影响    李清雪;武萍;肖伟;

臭氧深度氧化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乔维川;李海燕;洪建国;李忠正;

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    林源

关于提高城市污水厂除磷率的探讨    杨平;张焕云;乔娴;

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表征    龚剑丽;刘勇弟;孙贤波;徐宏勇;段玉;

除臭技术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盛金聪;

大坦沙污水厂承接粪便污水的脱氮除磷研究    余建恒;周少奇;曾武;

优化污水厂工艺参数强化处理阿特拉津的研究    马文成;陈志强;王晶慧;吕炳南;王鹏;

类Fenton试剂深度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    纪宏达;解庆林;游少鸿;李英利;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若干问题探讨    林丰;栗文明;

表面流人工湿地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刘冰;张黎;尚宏志;

改性硅藻土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蒲仙;

利用铁碳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酒精工业废水    李涛;于海越;鲍锦磊;于淼;任保增;

超声波处理水中微量溴仿实验研究    陈亚明;张光明;王慧;

有机膨润土合成-废水处理一体化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吴振华;朱利中;

我国化机浆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房桂干;

催化剂AC-Ce-Cu的制备及其用于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宋海燕;曹艳;相波;李义久;

锰砂过滤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叶正;朱晓燕;郑涛;徐竟成;

把污水变为潺潺清水    本报记者 丁冬

泰山纸业:随“标准”变化奋力起舞    记者  李玉亮

洱源县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湿地进行清淤    特约记者 杨银华

“希望明年不要再来了”    记者 王晓敏

国内首例重污染泥土深度处理工程竣工    喻志红

鄂尔多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    李俊伟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园深度处理工业废水    居环宝

《油田含油污水深度处理》项目通过鉴定    李科

深度处理让黄河水喝出“纯净水”味道    记者 马国军 见习记者 陈加宝

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安园

纳滤—厌氧氨氧化—高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研究    安鹏

纤维素抗菌膜的制备及其深度水处理研究    林珊

四段式生物反应器复合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赵月龙

臭氧—微波诱导催化氧化饮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陈红英

强化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MTBE微污染水源水的基础研究    胡娟

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碱法草浆中段废水研究    季明

O_3/GAC/H_2O_2复合工艺深度处理水中DBP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赵俊杰

O_3/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树涛

钱塘江水源水厂O_3/BAC深度处理工艺组合优化及其水质研究    陈士才

针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研究    卢徐节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的试验研究    刘巨波

臭氧—生物活性炭污水回用技术研究    袁志容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张红亮

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赵军

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陈宏秋

改性硅藻土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的试验研究    郭绍英

吸附电解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夏志新

臭氧—活性炭联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    李勇

微波辐射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曲晓萍

深圳河(湾)流域污水资源化工程研究    李浇

 
关键词: 城市污水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