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MBR热水解污泥减量技术及处理污水的研究

关注热度:269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蔡玲飞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目前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利用热水解破解活性污泥以探讨污泥热水解过程对污泥性状的影响,并进行了SBMBR反应器上同步热水解实现污泥减量并行处理污水的可能性及处理特性研究。 本研究通过静态实验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热水解条件下活性污泥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各指标溶出规律。选取加热温度和作用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上清液中SCOD的溶出量(ΔSCOD=SCODt-SCOD0)为衡量热水解破解污泥效率的指标,建立了热水解破解污泥反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热水解污泥量下,SBMBR热水解同步污泥减量工艺和对比工艺(常规SBMBR)相同条件下长期运行的污泥产量和出水水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热水解能杀死大量的微生物细胞,使胞内物质溶出,热水解后污泥的SCOD大大提高,上清液TN、TP也在热水解作用下有升高的现象。 (2)热水解使得污泥上清液pH和污泥活性均有下降的趋势,污泥的脱水性能与沉降性能变差。 (3)以加热温度(T)和作用时间(t)为自变量,以ΔSCOD为因变量建立的反应数学模型为y=e-1.932t0.38T1.785,且影响热水解破解污泥反应效率的因素的大小顺序为:加热温度作用时间。 (4)污泥同步热水解可以降低SBMBR系统的平均污泥产率。在热水解污泥量分别为进水的0.8%和1.7%时,相比对比系统,处理组平均污泥产率分别下降了32.5%和36.4%,热水解污泥量比例的增加可以使得污泥产率降低。 (5)同步热水解对SBMBR系统出水的COD、NH+4-N的影响很小,但同步热水解对SBMBR系统除磷效果影响很大,对污泥进行热水解后加重了除磷的难度。
【关键词】:污泥减量 热水解 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污泥处理与处置现状12-13
  • 1.2 污泥减量的原理与技术13-18
  • 1.2.1 隐性生长13-15
  • 1.2.2 代谢解偶联15-17
  • 1.2.3 细菌捕食17-18
  • 1.3 MBR 工艺简介及其应用18-23
  • 1.3.1 MBR 的分类及特点19-21
  • 1.3.1.1 MBR 的分类19-21
  • 1.3.1.2 MBR 的特点21
  • 1.3.2 MBR 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1-22
  • 1.3.3 MBR 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22-23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23-25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23-24
  • 1.4.2 研究内容24
  • 1.4.3 研究特色24-25
  • 第二章 实验设计25-31
  • 2.1 实验阶段25
  • 2.2 实验材料与装置25-26
  • 2.2.1 实验污泥25
  • 2.2.2 实验用水25
  • 2.2.3 实验膜组件25-26
  • 2.3 研究方法26-29
  • 2.3.1 污泥热水解静态实验26
  • 2.3.2 MBR 热水解同步污泥减量工艺研究26
  • 2.3.3 实验分析方法26-29
  • 2.3.3.1 常规项目分析方法26-27
  • 2.3.3.2 实验仪器27
  • 2.3.3.3 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测定27-29
  • 2.3.3.4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29
  • 2.4 技术路线29-31
  • 第三章 热水解处理后污泥性质变化及分析31-47
  • 3.1 实验结果与讨论31-32
  • 3.1.1 实验工艺和实验内容31-32
  • 3.2 污泥浓度和 SCOD 变化32-36
  • 3.2.1 污泥浓度的变化32-34
  • 3.2.2 污泥上清液中 SCOD 的变化34-36
  • 3.2.2.1 污泥上清液中 SCOD 的变化34-36
  • 3.2.2.2 污泥混合液性质变化原因的探讨36
  • 3.3 污泥上清液中氮、磷的变化36-39
  • 3.3.1 氮的变化36-37
  • 3.3.2 磷的变化37-39
  • 3.4 污泥上清液 pH 值的变化39-40
  • 3.5 污泥活性的变化40-41
  • 3.6 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变化41-43
  • 3.6.1 污泥的沉降性能的变化41-42
  • 3.6.2 污泥的脱水性能的变化42-43
  • 3.7 污泥热水解破解反应模型43-46
  • 3.7.1 模型的提出43-44
  • 3.7.2 模型的建立44-46
  • 3.8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MBR 热水解同步污泥减量工艺研究47-67
  • 4.1 热水解污泥回流的可行性分析47
  • 4.2 实验工艺和实验内容47-50
  • 4.2.1 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介绍47-48
  • 4.2.2 实验方法48-50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50-58
  • 4.3.1 热水解对污泥浓度的影响50-51
  • 4.3.2 出水水质的变化51-56
  • 4.3.2.1 系统出水 COD 的变化51-53
  • 4.3.2.2 系统出水 N 的变化53-55
  • 4.3.2.4 系统出水 TP 的变化55-56
  • 4.3.3 周期实验56-58
  • 4.4 不同热水解污泥量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58-66
  • 4.4.1 对污泥浓度的影响58-60
  • 4.4.2 对出水水质的影响60-66
  • 4.4.2.1 对出水 COD 的影响60-61
  • 4.4.2.2 对出水 N 的影响61-63
  • 4.4.2.3 对出水 TP 的影响63-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7-69
  • 5.1 结论67-68
  • 5.1.1 污泥热水解静态实验67
  • 5.1.2 MBR 热水解同步污泥减量工艺研究67-68
  • 5.2 建议68-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崔正国,王修林,单宝田

pH值法测定污泥活性在工程上的应用    李继香;乔亮;赵继红;何淑英;胡宗泰;张书良;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影响因素    王建芳;赵庆良;刘志刚;林佶侃;

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及其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研究    郭亮

污泥臭氧破解及其减量的机理与效能研究    汪启光

低浓度臭氧—生化法在活性污泥减量中的实验研究    杜汪洋

21世纪我国水环境的几点思考    郑铭,李林华

间苯二酚对厌氧污泥的抑制作用    王俊君;俞从正;马兴元;赵卫锋;孙凌凌;

国内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    任艳平,何宗健,彭希珑,刘慧丽

废纸造纸行业废水处理    熊建铭;雷颉;

关于MBR去除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韩雨华;李闽霞;

靖安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舒海娟;

加载嵌合技术深度处理炼油废水的中试研究    鲁风芹;隋冰冰;

利用臭氧氧化实现复合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    王琳;孙德栋;黄海萍;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的清洁生产方向    程丽华;倪福祥;

微量元素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效果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    郝春红;张峰;张鹏;李帅;

四种填料对模拟原位修复太湖水的生化效果研究    王红专;俞晟;林健;史乐;陈艳艳;刘景明;

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泥产率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王丽;高春娣;焦二龙;郝坤;

污泥干燥处理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汪茜;柳海波;杨煊;戢伟;王晓星;

国内MBR工程化应用发展滞缓的原因与建议    关毅鹏;陈颖;

中水回用中不同材质平板膜的污染机理分析    刘美;王湛;周翀;王婷;

微生物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黄小兰;陈建耀;

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应用一体化生物脱臭装置净化污水泵站臭气试验研究    刘学欣;郭静;朱珂;邱中行;张海忠;曲扬;崔芳春;周理智;徐金凤;

浅析我国水体污染现状、来源及治理措施    王皓;

天津城市污泥的研究及处置方向    刘娜;梁延华;张双利;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    杨红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啤酒厂剩余污泥堆肥高效菌群构建及其新型堆肥工艺研究    潘飞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优势脱氮菌的筛选及工业化应用基础研究    孙菲

高浓度污泥分区机理及适用组件研制    李明明

土壤渗滤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田立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磷酸铵镁结晶法去除和回收猪场废水中氮磷    孙国平

A~2/O、倒置A~2/O和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侯亚辉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M-CASS工艺处理酒精废水实验研究    马永鹏

臭氧氧化分解污泥的试验研究    王琳,孙德栋

电穿孔——解释生物体中非热生物效应的关键机理    王保义,刘长军,郭庆功,李丰群,邹大华,徐润民,张弘,许虹,王子淑,王亚军,邹方东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岑运华

膜生物反应技术处理造纸废水试验    韩怀芬,金漫彤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彭跃莲,刘忠洲

剩余有机污泥“零排放”工程性试验    朱振超,周路

生物滤池污泥的生态稳定试验研究    杨健

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发酵产氢    肖本益,刘俊新

光合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先磊

生物产氢研究与进展    杨素萍,赵春贵,曲音波,钱新民

 
关键词: 污泥减量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