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关注热度:204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罗穗华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在野外用木榄、桐花树和无瓣海桑3 种红树植物构建人工湿地,研究其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机理,以及红树植物在这一淡水人工湿地系统中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如下: 低浓度污水处理阶段中的BOD5去除率在85%~95%之间;对TP的去除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对TN的去除率在50%以上;除NO2--N 外,对照池出水浓度与3 种红树植物处理组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原浓度污水的处理阶段,BOD5去除率高且稳定,保持在92%以上;对TP的去除率保持在50%以上;TN的去除率在35%以上。除NO3--N和NO2--N,对照池与红树植物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余指标对照池与3 种红树植物处理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低浓度处理阶段单一周期内的水质变化情况表明:BOD5、TP、TN、NH4+-N、NO3--N的浓度变化曲线趋势较一致,3 种红树植物处理组与对照池对BOD5、TP、TN、NH4+-N、NO3--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NO2--N的浓度曲线变化复杂,但对照池与各植物处理组的NO2--N浓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原浓度处理阶段单一周期内的BOD5、TP、TN、NH4+-N的浓度变化与低浓度期类似,3 种红树植物处理组与对照池组的BOD5、TP、TN、NH4+-N、NO3--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NO2--N和NO3--N在处理周期内浓度波动较大, 植物处理组的NO2--N和NO3--N出水浓度小于对照池,植物处理组与对照池出水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红树植物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无瓣海桑 桐花树 木榄 淡水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第1章 前言7-25
  • 1.1 水资源现状7-9
  • 1.2 生活污水治理研究进展9-12
  • 1.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进展12-20
  • 1.4 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20-23
  • 1.5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23-25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5-31
  • 2.1 实验材料25-26
  • 2.2 红树植物人工湿地的构建26-27
  • 2.3 试验研究方法27-28
  • 2.4 采样与分析方法28-31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31-65
  • 3.1 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31-50
  • 3.2 人工湿地中红树植物的生长情况50-65
  • 第4章 结论65-68
  • 4.1 结论65-67
  • 4.2 总结67-68
  • 参考文献68-74
  • 附录74-87
  • 致谢87-88
  • 论文原创性声明8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岳莉然;高春义;李永峰;

红树植物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郑志伟;彭建华;张志永;胡莲;程郁春;

小型湿地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陈媛媛

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丁笑生,李效宇

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李玫,章金鸿,陈桂珠

人工湿地处理矿山炸药污水    胡焕斌,周化民,王桂珍,冯俐,谢其明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北移引种的研究    陈玉军,廖宝文,彭耀强,许松葵,郑松发,郑德璋

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低浓度农村污水    刘超翔,胡洪营,张健,盛建武,黄霞,施汉昌,钱易

滇池流域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刘超翔,胡洪营,黄霞,施汉昌,钱易

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    岳春雷,常杰,葛滢,俞建德,朱荫湄

村镇及小区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    刘霞,陈洪斌

国外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陈长太,王雪,祁继英

乡镇生活污水水体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的筛选    袁征;徐建平;

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探讨    王健;

人工湿地处理小流域地表径流污染工程设计    彭继峰;汤利华;马凯;

多花黑麦草人工湿地处理九峰河污水的研究    李晨军;郑春明;陈海生;

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的技术与应用    李盈盈;邢晓伟;

漳浦县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措施    张苏玮;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除磷效果研究    邱沪生;欧阳郑凯;

漳浦县无瓣海桑引种栽培初步研究    张苏玮;

污水资源化研究    徐晓锋;杨林章;许海;周小平;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    孟德友;陆玉麒;

高校校园中水回用探析    笪春年;

对治理与净化水体砷污染的探讨    唐谋生;张立柱;余雷;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小敏;王梅;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相关问题分析    张冬梅;刘文莉;陈英旭;

水力停留时间变化对两种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吴建强;王敏;唐浩;吴健;沙晨燕;

城市湿地公园水系规划浅析——以河北唐山乐亭古滦河湿地公园水系规划为例    杨艺红;应倩岚;

城市规划阶段应用湿地处理污水的可行性分析——以京津合作园区为例    赵珊;程富花;李淑敏;

综合生物措施处理养殖废水初探    彭建华;陈文祥;郑金秀;

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叶红;邓仕槐;李远伟;吴晓莉;

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金融生态研究    唐平;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    朱煜

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    程跃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蛭石—水溶液体系中锌、镉离子吸附特性与离子吸附理论    赵芳

人工湿地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    朱四喜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毒死蜱降解细菌的筛选、降解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    段海明

桔梗种质资源评价及白花和紫花桔梗比较研究    祝丽香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    阳煜华

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    曾毅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湖北省粗梗水蕨种群、群落结构研究与保护建议    刁百灵

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    魏合义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    楚伟伟

土壤渗滤处理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田立

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陈超

蔬菜(大蒜)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王伟锋

刺苦草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水体净化作用研究    赵迪

我国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舒爱华

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刘松岩;何涛;周本翔;

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及其去污机理研究    徐大勇;徐祖信;

人工湿地法处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    李谷雨;

水稻田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特殊功能    冯忠民,张兴平,吕芳,丁新法

人工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中几种污染元素的控制    朱丹丹;马永胜;时秋月;

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    孙广友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生态效应    白峰青,郑丙辉,田自强

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价值    韩维栋,高秀梅,卢昌义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Ⅰ.净化污水的效果    成水平,况琪军,夏宜琤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    闻岳

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雒维国

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应用研究    田卫

人工湿地中三种红树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任延丽

北固山湿地优势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及人工修复技术研究    陈歆

人工湿地植物营养元素积累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刘其霞

北京地区人工湿地优势植物筛选及净化效果研究    马安娜

设计和运行参数对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效能的影响研究    王皓

21种观赏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生长及净化效果研究    涂燕

广东省红树林生态系统净化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陈忠

四种湿地植物生长特性与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王玉彬

水培-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季节稳定性中试研究    孙军峰

不同生长期湿地景观植物净化微污染河水的研究    谭宏伟

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脱氮特性    龚灵潇

饮水微囊藻毒素在大鼠肝癌发生期间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陈华,孙昌盛,胡志坚,汪家梨,王章敬

四种生态类型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净化能力的研究    曹萃禾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刘卫东,苏浩,邓立康

水产养殖中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刘利平,王武

SBR法处理油田采出水    李哲,刘振华,张俊贞

废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Ⅰ特征和原理    颜京松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吴振斌,陈辉蓉,雷腊梅,宋立荣,付贵萍,金建明,贺锋,何振荣

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与发展    许劲

混合菌培养在生物降解中的意义    张蔚文

太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保护对策    诸敏

黄山风景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李峥,龚德明

生活污水净化设备的引进与中水利用开发    刘长威

组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杜晓伟,汤晓东

山西铝厂污水资源化问题探讨    杨振喜

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石洞口电厂锅炉柠檬酸酸洗废液和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贾慧琍,吴怀兆

新型低动力生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王里奥

自净式与SBR法嫁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及其应用    陈世泽

Super-CM利水净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张令玉,陈飞星,董鹏华

天津港南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黄显怀,霍守亮

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除磷效果试验研究    李丽;王全金;李忠卫;

利用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试验研究    韩秀丽;陈稳;

岱庄煤矿矿井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张志刚;赵丙庆;沈海东;

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陈斌;张宗军;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卢会霞;孙红文;傅学起;

CASS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与应用    李春来;刘康怀;赵文玉;张华;覃许江;司圣飞;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陈志良;

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在治理煤矿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杨广正;肖红;

应用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徐浩昌;杭岳宗;

排水集团夏季降温靠污水空调    通讯员 刘海

海宁一个村子的治污经验惊动了很多人    记者 范琛实习生 马金金 通讯员 朱财宝

昔日“龙须沟” 今日“大公园”    胥思明 何举云 蓝莹 洪栖禾

解决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狄崇兰

芦苇水葱前晃一圈 生活污水黑“发”转清    本报记者 缪琴

无锡惠山区落实污水管网建设任务    刘桂兰 高杰

明年年底八成生活污水可处理    本报记者 成燕

治理生活污水 力促达标排放    何川 本报记者 钟晓晴

饭店林立煞风景 溪源景区盼保护    本报记者  原仁开

治污费用高 钱该谁来出?    陈宇

红树植物桐花树幼苗对潮汐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    罗美娟

一种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崔丽

生活污水和造纸厂污水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黄新恩

dUBF-CW耦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李晓东

几种红树植物叶的解剖学研究    李元跃

膜法处理回用生活污水及UF膜过滤生活污水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孙德栋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唐以杰

厌氧—磁化复合系统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中试研究    易赛莉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艾翠玲

回流式生物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王洪禧

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罗穗华

淇澳岛无瓣海桑人工林的自然更新特征及林分改造效果    刘滨尔

低温条件下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代琳琳

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王怡

A~2/O一体化H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杜桂敏

混凝—过滤法在生活污水中的实验研究    黄树辉

O_3/H_2O_2联用和Fenton试剂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何江

大型水生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程伟

Z氏混凝法结合二氧化氯处理山东铝厂生活污水    刘光田

我国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赵琴

 
关键词: 红树植物人工湿地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