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关注热度:25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史徵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中国经济正在持续高速发展,中央政府考察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业绩时,很大程度都根据GDP的增长,而没有立体全方位地进行评估,这就导致了许多地区政府和管理部门都以牺牲环境资源作为代价,所以,近年来国家重点流域的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而跨行政区流域的水污染尤其成为治理的大难点和大障碍。 在我国,跨越两个或者多个行政管辖区的江河流域数目繁多。同一流域流经的不同行政区域,所处的利益一般是截然不同的。下游地区经济和生产发展的必须条件是有足够的、清洁的水资源,而上游地区可能会利用地理上的先天优势,充分利用水资源,并进行污染物的排放和输送。这成为上下游之间导致水污染纠纷最根本的原因。 虽然,我国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在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地方法规条例相继出台,努力与时俱进,但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很多管理和执行上的欠缺。近些年来,由于某一上游地区的大肆污染,导致下游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类似新闻媒体曝光层出不穷,但很多事件都是当时被炒得火热,但过不了多久就销声匿迹,上游污染继续存在,下游人们继续受灾。这些反映了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等方面都有待积极地加强和完善。 本文着重讨论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目前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法治现状,从概念的界定入手,分析目前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现状,强调了进行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举出了建国以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一系列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规定的诸多法律条文;第二部分是找出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从目前我国在跨行政区水污染预防、治理、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实施现状出发,发现许多亟待改善的缺陷,包括跨行政区水污染管理的政策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全面、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无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对法律的执行没有公众监督的有效机制等;第三部分是给出完善法律制度的思路和建议,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立法体制,理清各法之间的关系,统一相关的专业术语,明确各管理机构的职责,特别要完善程序法和污染损害认定评估制度,对于行政机构不作为要进行处罚和处理,积极推动公益诉讼,定时进行水质信息通报,改善排污收费制度,建立专门的环保法庭等。除此之外,还要构建有效的水污染防治体制,借助经济手段协助水污染防治的管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环保考核,重视对环境污染的风险和预警应急制度,引入污染损害保险制度等;第四部分是总结,对跨行政区水污染的防治和管理要树立一个健康综合的理念,让从上到下的决策支持系统公平公正,同一流域的行政区域之间能换位思考,积极配合司法和行政手段,让公众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推进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进程。
【关键词】:跨行政区水污染 流域水污染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法律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s6-11
  • 一、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法治现状11-31
  • (一) 概念的界定11-14
  • 1、 跨行政区水污染11-14
  • 2、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制度14
  • (二)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现状14-22
  • (三)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分析22-24
  • (四)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立法基本状况24-31
  • 1、 宪法中关于水污染防治的规定24-25
  • 2、 法律中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规定25-28
  • 3、 行政规章中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规定28-29
  • 4、 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规定29
  • 5、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 年)》29-31
  • 二、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31-48
  • (一)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实施31-38
  • 1、 对跨行政区水污染预防的法律制度31-34
  • 2、 对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34-37
  • 3、 对跨行政区水污染救济的法律制度37-38
  • (二)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38-48
  • 1、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的政策不完善38-39
  • 2、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的法规体系不健全39-42
  • 3、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不全面42-46
  • 4、 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无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46
  • 5、 对法律的执行没有公众监督的有效机制46-48
  • 三、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完善思路48-66
  • (一) 制定和完善全面系统的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的政策48-49
  • (二) 加强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立法49-60
  • 1、 制定综合性框架法律49-50
  • 2、 理清各法之间的关系和统一术语50
  • 3、 制定更细微的专门法律50-51
  • 4、 设立健全的管理机构体系51-53
  • 5、 完善程序法和详尽各处理方法53-60
  • (三) 跨行政区的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60-66
  • 1、 处理好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以及促进跨行政区域的合作60-61
  • 2、 逐步推进和健全公众参与机制61
  • 3、 借助经济手段协助水污染防治的管理61-63
  • 4、 建立水质标准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标准63-64
  • 5、 加强地方官员环保考核64
  • 6、 建立污染环境风险防范、预警应急和污染损害保险制度64-66
  • 四、 总结66-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关于当前我国水污染治理问题的思考    韩兆先;吕艳丽;

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的进化博弈模型    刘起方;马光文;刘群英;

构建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    李胜;

我国跨行政区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的研究——以江浙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    施祖麟;毕亮亮;

流域水污染物排污交易政策设计及其水环境质量影响研究    张永亮

基于多标准分析方法的流域管理机制构建    樊辉;

利益平衡视角下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分析    王阳亮;

智能流域管理的关键问题与模型技术    邹锐;刘永;颜小品;郭怀成;

赤水河流域产业状况与综合流域管理策略    任晓冬;黄明杰;

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对雅砻江流域管理的启示    席酉民;刘静静;曾宪聚;沈力;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威胁及应对策略初探    潘明麒;于秀波;

经济发达地区水环境约束分区与产业准入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    孙伟;

湖泊型水源地管理研究——以苏州市太湖水源地为例    陈江龙;徐梦月;魏文佳;姚佳;

生态用地破碎度及演化机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苏伟忠;杨桂山;甄峰;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郭龙珠;王福林;吴昌友;肖建民;

浅析我国流域管理机构模式的选择    刘静;

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王星泽;

建立以保障健康为中心的环境标准制度    肖攀;

浅析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    李囡;

三江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岩相古地理    柏钰春;王磊;

关于环境法修改有关问题的思考    王艳丽;

天一水库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初探    周训华;闻平;

浙江省水环境保护“十二五”管理思路与对策研究    牛少凤;李春晖;张明;吴一君;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杜文艳;杜文静;

广东环境治理中政府协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王玉明;邓卫文;

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    梁睿

后代人权利论批判    刘卫先

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    石欣

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    孟万忠

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    马生军

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    胡佳

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    胡中华

三江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仿真问题研究    郭龙珠

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    李雪松

地下水库调控研究    戴长雷

河流水质模型及其发展趋势    汪家权,陈众,武君

排污权交易中企业行为的微观博弈分析    陈磊,张世秋

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罗丽

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张嫚

政府竞争:行政区经济运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李广斌,谷人旭

河流一维水质时空扩散动态模拟    许淑娜;杨令宾;

基于GIS的水质数值模拟——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    马蔚纯,张超

铬法与锰法测定地表水COD值的研究    关共凑,廖丽萍,黄耀威

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杨华国;

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的厂商行为与政府管制    陈德湖,李寿德,蒋馥

基于排污绩效的太湖流域COD排污权有偿分配及交易基价研究——以张家港市印染行业为例    周宏伟;黄贤金;

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技术方法研究    杨展里

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    邓志强

广东省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构建基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体系研究    何娉;徐辉;

聊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王传涛;汤林;

试论我国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强化实施    顾国维;马军;

对进一步深化完善我国环保政策的思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初步研究    曾少华

基于协整分析的我国“十二五”水污染防治投资预测    朱建华;逯元堂;

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在淮河水污染防治会议上要求 以更高标准扎实推进 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    潘骞;张应松;

微交变电场生物技术及其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陈飞星,张令玉,周云龙,董鹏华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    秦莉云,金忠青

关于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的思考    张昕

五大难题制约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赵永新;

试论部分国家水污染防治与管理的经验    刘霞;

基于协整分析的我国“十二五”水污染防治投资预测    朱建华;逯元堂;

菏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做法    刘银生;

水污染防治的紧迫性    曾晓东;

国家“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战略规划    邹首民;王金南;王东;李云生;王晨;

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新农村建设    张大卫;

水污染防治激励制度研究    洪淳淳;

关于水污染防治立法创新的几点思考    胡俊;

水污染防治与政府责任——内江特大自来水污染引发的思考    温琴;

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    记者 刘纯友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进展    记者 姜虹

内蒙古人大检查呼伦贝尔水污染防治工作    记者 翁浩

淮河水污染防治排定座次    刘纯友

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    记者 侯沛丽

我市水污染防治严把“三道关”    翟艳萍

高碑店狠抓水污染防治工作    吴丰

围绕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申照亮

菏泽强化水污染防治    张德生

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精神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硬仗”    记者 陈丹通讯员 郑言实

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与创新研究    周明玉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政府间合作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张驰

中国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陈虎军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阎道宏

水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宋莹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贾小虎

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金琳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史徵

石羊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案例研究    郜延华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    毛术文

 
关键词: 跨行政区水污染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