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7家新能源车企受罚背后 骗补并非就此终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13 11:31:3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886


工信部出具处罚通知后,各家受罚企业纷纷作出响应。记者注意到,其中几家与上市公司相关联的车企最先作出回应。重庆恒通是西部资源的子公司,力帆乘用车是力帆股份的子公司,这两家公司早在1月20日和22日在工信部开出处罚通知之前就发表公告确认收到工信部的行政处罚;而郑州日产是东风汽车的子公司,东风汽车于2月7日作出确认受罚公告。几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均表示已停止违规车型的生产,并将积极按照工信部的要求进行整改,争取尽早完成验收,以恢复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车型资质。

至此,新能源骗补处罚第二波已落地,而相关受罚企业在确认受罚通知方面均相当积极。据了解,去年10月力帆汽车在受到财政部公开其骗补事件后就第一时间作出公告,此后又多次发布公告进行确认。2月9日,记者联线该公司董事办,对方一名接线人员表示:“骗补处罚在去年公开后公司就非常重视,由于时间已经比较久所以后续影响不会太大。”

骗补追责待续?

“随着新一轮的骗补处罚到位,恶意违规的企业已经受到惩罚,我认为从长期来看这对新能源行业是有利的,未来骗补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会逐渐平息。”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

事实上,受新能源骗补事件的影响,去年底相关部门已经专门针对新能源车骗补进行过多轮的清查,并且针对补贴政策进行了专门整改,2017年1月1日起《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通知》正式实施,补贴新政策提高了补贴门槛、加强了惩罚措施,补贴标准也相应地比上一年度有退坡,这些措施均意在杜绝新能源车企违规骗补事件的发生。

然而关于处罚是否就此终结?记者注意到,此番7家企业受到的处罚措施比起此前受罚车企的处罚措施“力度减弱”。此前工信部曾对骗补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尼作出取缔其整车生产资质的最严处罚,而此后受罚车企所受到的处罚均是限期整改,而整改时间也从6个月缩短为2个月。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是,自2016年第一批4家车企被财政部公示违规骗补之后,网络上就开始流传一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名单》,而此次工信部前后公布的11家企业无一例外都在这份名单之中。

更加巧合的是,浙江青年、郑州日产、上汽唐山客车、南京特种车和重庆恒通的违规车辆数量和涉案金额都与网络上流传的骗补名单中显示的相一致,而上汽申沃和力帆乘用车的违规车辆数量仅略有差异。

该份来源未知的名单流传之初在业界掀起巨浪,因其涉及93家企业,违规车辆多达76374辆,涉及金额共计92.7亿元之巨。当时向记者转发这一名单的某新能源客车企业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可信度很高,可以期待后续。”

那么骗补究竟会不会有后续?该人士认为:“现在并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是否后续公布更多的骗补名单与今年财政部所能发放的补贴资金有关系,现在申请补贴的车企很多,而财政部真的能承受那么多金额吗?”

据了解,自新的补贴政策实施之后,新能源车企申请补贴的方式变成了“次年结算”制,即车企事先上报上一年度的新能源车销售情况,经过审核后在第二年度由财政部发放上一年度的补贴。换言之,对于欲申领2016年新能源补贴的车企而言,是否可以最终获得补贴,将与2017年财政部的实际资金拨付相关联。而根据上述人士的说法,如果这些资金总额远超财政部的承受范围就可能会出现新的骗补名单。

当然也必须注意的是,随着骗补清查的开始,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行骗国家补贴的方式也在进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向记者表示,补贴应该向消费者用车的使用环节补贴,而不是生产销售环节。“用车就给补贴,用的多就给的多。”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