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动力电池回收遇“寒冬” 四大决策解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5 03:01:47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27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报废也将成规模,车用动力电池退役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回收和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固废处理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软肋。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动力电池的销量。但是,这也意味着动力电池的报废高峰即将到来。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我国动力电池的报废量到2020年将累计达到12万吨至17万吨左右。

  这么多报废电池在一起的场面,想想就很“壮观”,由这些报废电池产生的污染和辐射会相当严重。因此,如何处置这些报废的动力电池,成为了需要提上日程的议题。

  动力电池回收遭遇“寒冬”

  有港媒近日报道称,内地目前为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市场,而每年产生的废旧铅酸电池超过300万吨,废旧铅酸电池回收的市场潜力极大。废旧铅酸电池具很高回收利用价值,而旧电池再利用率达到八成,当中重炼的合金铅锭可供铅酸电池厂重用制作新电池。惟因缺乏完善回收体系,大部分旧电池最终流入非法市场粗暴拆解,内里重金属、电池液最终污染环境。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动力电池回收呢?

  业内分析认为,阻碍企业主动回收动力电池的关键在于无利可图或只有微利可图。专家表示,回收处理1吨废旧电池的花费约5575元;回收处理1吨废旧三元电池的收益为5900元;回收处理1吨废旧LFP电池的收益为4000元;三元电池回收,可实现预期经济效益,LEP电池回收则须通过提高回收处理效率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平衡。而在政策方面动力电池回收也一直缺乏监管,各方面对相关政策的执行不乐观。

  四大决策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应该积极发挥联动机制,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产业的发展,减少动力电池的污染和浪费问题,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和价值链。

  (一)研究电池标准化并落实可追溯体系

  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影响了其回收和再利用过程中拆解、检测等装备复杂程度、一致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有必要对动力电池的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等标准化进行研究。

  进一步落实《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中要求的动力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尽快制定动力电池编码强制标准,将可追溯系统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管理挂钩,保证电池有全生命周期信息记录,提高检测评估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二)制定和实施动力电池回收奖惩措施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明确了电池回收责任主体和追责方式,但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赏罚机制,企业也没有将动力电池回收看成是有利可图的事情。目前,亟需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激励实施细则,建立明确的赏罚机制。比如对未按照回收政策履行责任义务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惩罚,包括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甚至与车辆公告和电池目录挂钩;可以对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再利用企业按照电池套数、容量等方式进行补贴、税收优惠,保证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经济性。对消费者可以采用押金和奖励并行的制度,消费者主动上交废旧电池时,退回押金并增加额外补偿,培养消费者动力电池回收的意识。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