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开启市场化节能“任督二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6 00:05:4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22


  强化“金融+技术”竞争优势

  在“敌后抗战”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下,2009年,达实智能开始转入“正面战场”参与竞争,从原有的既有建筑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向新建建筑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拓展。

  “敌后战场”中,被控制装置已有,节能企业只需提供节能控制装置即可。但在“正面战场”中,节能企业需要同时提供节能控制装置和被控制装置。因此达实智能的单个项目销售金额迅速从百万级上升到千万级。

  2012年,达实智能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获得了新建的深圳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工厂节能项目,为对方提供2万立方的水蓄冷节能投资,并为长安标致雪铁龙提供能源站设备采购、节能设备安装及两座蓄冷水罐进行投资建设。该项目金额达3304万元,达实智能在承诺每年节约率达到26%的基础上,每年向工厂收取固定的节能服务费用。

  2013年初该系统投入运营,截至目前,长安标致雪铁龙工厂空调能耗节约率达26.9%,每年减少815万元电费支出。

  然而,刘磅很快发现,仅靠自己的钱根本做不了那么多项目。于是,又开始探索买方信贷、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解决资金缺口。

  2013年,达实智能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设立了深圳达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融资租赁与环保节能及智能化业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建筑节能融资服务。

  用户无需投入智能化系统、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系统等设备的建设费用,由达实融资租赁公司提供该笔建设费用,并用于购买达实智能提供的智能化及节能服务。用户只需按期支付该设备的租赁费用即可以租用方式使用设备。目前,达实租赁可为母公司达实智能和项目方提供一站式的直接租赁服务。通过直接租赁模式,原来作为购买方的用户变成了设备的承租人,在无需全额支付设备款项的前提下,以相对较少的资金提前获得数据中心设备的使用权。

  据了解到,在融资租赁模式下,一般承租人从合同签订之日起开始支付租赁费用,支付周期通常为3年。2014年,融资租赁模式首次应用于北京世纪互联公司的数据中心项目。

  面对医院在建设期间存在资金缺口这一问题,达实智能与银行合作,以达实智能提供担保的方式建立“绿色医院专项建设资金”,符合贷款条件的医院与达实智能签署有买方信贷协议的银行申请担保“绿色医院专项建设资金”,银行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医院发放专项贷款,供其向达实智能购买相应的绿色医院建设系统及工程服务,有效解决医院的建设资金问题。目前,达实智能已经获得北京银行及光大银行共计10.8亿元授信。

  2014年,达实智能作为贷款担保方,通过买方信贷方式,获得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节能改造项目。达实智能为医院从当地银行担保借出贷款,医院则将此笔贷款用于购买达实智能提供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及节能控制系统等建设服务,达实智能则承诺帮助医院建设成为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6-2006)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绿色医院。

  该项目合同金额达8499万元,分10年偿还贷款及利息。自第一笔贷款发放日起两年内,医院只需按月或按季度偿还贷款利息,两年后按月或按季度还本还息。

  目前,达实智能已在商业综合体、高星级酒店、住宅、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细分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而刘磅对达实智能的期望是,“成为中国建筑节能和智能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规模不经济”成难题

  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我国确定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的二氧化碳要降低至45%。并于2012年初,确定了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湖北、深圳等七个省市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为例,有635家工业企业和200栋大型公共建筑被纳入首批管控之列,进行碳排放限额,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市场的发展。

    余下全文
 
关键词: 智能 能源 合同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