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海绵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灰色基础设施如何协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7 10:08:5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28


  社区尺度灰绿结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奥玛哈市艾尔穆社区

  奥马哈老城区运行了60多年的合流制排水系统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

  经过多家咨询公司和公共管理部门的仔细评估,市政府决定投资兴建、改建大量的灰色设施,同时在适宜的地方尽可能采用绿色设施。近年来,该市倡导的绿色建筑、绿色街道计划均取得很好成效。该市拟修建、改建的灰色雨洪设施包括:局部地区雨污分流,修建深隧,修建2个超流量污水处理厂,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排水主管道、排水泵站等,修建多个地下蓄水池,修建大型排水管道。

  艾尔穆公园雨洪分流工程于2012年春季完工。该工程包括源头、街区的LID设施、传统的社区排水管网和末端生态蓄滞渗排设施。

  该案例利用旧城改建之际融入GI措施,注重自然和谐,充分发挥绿色设施的蓄、滞、渗、净、排的多种功能,为我国旧城改建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供了示范。

  以上2个案例显示,城市雨洪管理并不是灰色和绿色措施的竞争,或场地与流域管理的对立。只有和LID结合,由“绿色纽带”贯穿,最终和流域自然系统连接成整体,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形成完整的、灰色与绿色结合、局部与整体连接的可持续城市雨洪管理基础设施。

  3、兼顾艺术休闲

  集娱乐休闲与雨洪蓄滞于一体——荷兰鹿特丹市的本森雨洪广场

  为解决雨季暴雨成灾的问题,荷兰鹿特丹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创新的是修建雨洪广场。该广场由3个蓄水池组成,雨洪广场不仅解决了附近社区的洪涝问题,还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关键词: 理念 灰色 设施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