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深圳试点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所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6 22:49:15
热度:
深圳试点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所 6月17日,主题为“低碳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的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拉开
6月17日,主题为“低碳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的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拉开帷幕。首部《深圳绿皮书:深圳低碳发展报告(2013)》正式发布,阐述了深圳绿色低碳实践和创新的发展状况,展现了近年来深圳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成效。与此同时,深圳碳交易平台也在6月16日正式挂牌,并将于6月18日正式上线交易。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
据介绍,碳排放交易是为了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被交易的产品以一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基本单位。在碳排放交易中,一份碳配额代表了在国家或者工业设施减排目标下被允许排放的一吨碳当量。其交易价格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也包括这些交易量能否被国家或者企业用于履行其所承担的强制减排目标。
深圳此次上线的碳交易平台,属于强制交易市场。它是为达到法律强制减排要求而产生的市场,在市场中,排放配额不足的企业为避免超额排放带来的经济处罚,要向拥有多余配额的企业购买排放权。深圳碳交易平台设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该所注册地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资本3亿元。2011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圳成为我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地之一。2012年12月30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这是国内首部专门规范碳排放管理的地方法规。
目前,深圳已初步完成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工作,在有效核查的基础上,采用竞争性博弈分配办法,对深圳市年排放量在5000吨以上的635家工业企业和197栋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配额分配。分配的碳排放配额约1亿吨,超过2013—2015年全市碳排放总量的40%。碳交易市场启动后,为防止部分控排企业通过不法手段逃避履行控制碳排放义务,深圳市政府还将会同供电、供油和供气等部门,共同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
深圳还将依托注册在前海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大力发展碳交易市场,推动人民币成为跨境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据透露,第一笔碳交易价格预计每吨在3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在4.5美元至5.5美元之间,相当于美国加州碳交易市场碳价的一半。中国目前GDP在全世界占10%,但是能耗占20%,碳排放占到全世界的25%,减排压力巨大。“中国的碳排放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实际上也是在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红利’。”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就是要建立“碳”意识,以市场机制使企业认识到,过度占用环境资源需要偿付代价。而如果能利用低碳技术等途径减少碳排放,则可以结余获益。此次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是国内首个碳排放强制交易市场。据悉,深圳碳排放交易拟逐步建立3个板块。在今年的启动阶段,首先将重点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碳排放管控单位,分别建立工业企业板块和建筑物板块。下一步,深圳市将研究确定公交车、出租车能耗排放数据监测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公共交通碳排放核查工作,力求结合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的推广应用,从强制扩大应用新能源公交车逐步过渡到以配额分配推广应用的方式,率先探索建立公共交通碳排放交易机制。
除此之外,深圳还积极鼓励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交易可以是投资性质,也可以是公益性质。为此交易所还独创了公益会员形式,鼓励更多的环保人士和机构参与进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仅为3.77 亿欧元,到2008年则达到了惊人的910 亿欧元。但碳排放交易的建设仍面临数据统计、协调经济、建立相应保障措施等多环节挑战。
据了解,数据是碳交易实施开展的统计基础。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刘宇表示,现实数据由于统计口径和渠道的不同导致宏观和微观、经济和能源等数据不匹配。如何计算企业、设施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如何避免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如何合理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都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没有扎实的企业排放数据作基础,分配总量控制指标也会‘无从下手’”。
此外,全球经济下滑,导致近年来国际碳需求大量减少,有人戏称国际碳价格跌至“白菜价”。欧洲碳交易机制的碳价格于2008年达到40美元/吨二氧化碳的高点,但目前仅为该水平的约1/10。欧洲目前采取的是固定配额,并不做调整。近年来欧洲的经济疲软带来了企业的产能减缩,就必然会导致碳配额过剩和价格下跌。相较于欧盟的总量控制,深圳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碳强度”指标,建设可规则性调整总量和结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即碳排放总量目标首先与经济增长率挂钩,其次以碳强度下降为强制性法定约束。在此原则之下,深圳市对工业企业的配额分配基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进行。
我国需要采用与欧洲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不同的做法。比如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的初期,就把制造业引入碳交易体系,以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碳排放权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碳排放交易体系能够建立起来、运转起来,有交易可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队伍。目前中国真正从事碳方面的金融人才不是很多,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的专职队伍和基础统计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时,涉及碳排放交易第三方的核证机构,有待进一步培育,认证、认可和登记注册系统要进一步建立,交易平台建设等技术规范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统一。
据介绍,碳排放交易是为了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被交易的产品以一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基本单位。在碳排放交易中,一份碳配额代表了在国家或者工业设施减排目标下被允许排放的一吨碳当量。其交易价格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也包括这些交易量能否被国家或者企业用于履行其所承担的强制减排目标。
深圳此次上线的碳交易平台,属于强制交易市场。它是为达到法律强制减排要求而产生的市场,在市场中,排放配额不足的企业为避免超额排放带来的经济处罚,要向拥有多余配额的企业购买排放权。深圳碳交易平台设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该所注册地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资本3亿元。2011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圳成为我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地之一。2012年12月30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这是国内首部专门规范碳排放管理的地方法规。
目前,深圳已初步完成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工作,在有效核查的基础上,采用竞争性博弈分配办法,对深圳市年排放量在5000吨以上的635家工业企业和197栋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配额分配。分配的碳排放配额约1亿吨,超过2013—2015年全市碳排放总量的40%。碳交易市场启动后,为防止部分控排企业通过不法手段逃避履行控制碳排放义务,深圳市政府还将会同供电、供油和供气等部门,共同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
深圳还将依托注册在前海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大力发展碳交易市场,推动人民币成为跨境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据透露,第一笔碳交易价格预计每吨在3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在4.5美元至5.5美元之间,相当于美国加州碳交易市场碳价的一半。中国目前GDP在全世界占10%,但是能耗占20%,碳排放占到全世界的25%,减排压力巨大。“中国的碳排放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实际上也是在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红利’。”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就是要建立“碳”意识,以市场机制使企业认识到,过度占用环境资源需要偿付代价。而如果能利用低碳技术等途径减少碳排放,则可以结余获益。此次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是国内首个碳排放强制交易市场。据悉,深圳碳排放交易拟逐步建立3个板块。在今年的启动阶段,首先将重点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碳排放管控单位,分别建立工业企业板块和建筑物板块。下一步,深圳市将研究确定公交车、出租车能耗排放数据监测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公共交通碳排放核查工作,力求结合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的推广应用,从强制扩大应用新能源公交车逐步过渡到以配额分配推广应用的方式,率先探索建立公共交通碳排放交易机制。
除此之外,深圳还积极鼓励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交易可以是投资性质,也可以是公益性质。为此交易所还独创了公益会员形式,鼓励更多的环保人士和机构参与进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仅为3.77 亿欧元,到2008年则达到了惊人的910 亿欧元。但碳排放交易的建设仍面临数据统计、协调经济、建立相应保障措施等多环节挑战。
据了解,数据是碳交易实施开展的统计基础。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刘宇表示,现实数据由于统计口径和渠道的不同导致宏观和微观、经济和能源等数据不匹配。如何计算企业、设施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如何避免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如何合理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都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没有扎实的企业排放数据作基础,分配总量控制指标也会‘无从下手’”。
此外,全球经济下滑,导致近年来国际碳需求大量减少,有人戏称国际碳价格跌至“白菜价”。欧洲碳交易机制的碳价格于2008年达到40美元/吨二氧化碳的高点,但目前仅为该水平的约1/10。欧洲目前采取的是固定配额,并不做调整。近年来欧洲的经济疲软带来了企业的产能减缩,就必然会导致碳配额过剩和价格下跌。相较于欧盟的总量控制,深圳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碳强度”指标,建设可规则性调整总量和结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即碳排放总量目标首先与经济增长率挂钩,其次以碳强度下降为强制性法定约束。在此原则之下,深圳市对工业企业的配额分配基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进行。
我国需要采用与欧洲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不同的做法。比如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的初期,就把制造业引入碳交易体系,以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碳排放权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碳排放交易体系能够建立起来、运转起来,有交易可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队伍。目前中国真正从事碳方面的金融人才不是很多,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的专职队伍和基础统计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时,涉及碳排放交易第三方的核证机构,有待进一步培育,认证、认可和登记注册系统要进一步建立,交易平台建设等技术规范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统一。
上一篇:生物燃料前景广阔
-
中国首例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完成2012-09-12
-
上海:着手制订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实施方案2012-02-29
-
世界各国新风系统政策法规一览2011-09-20
-
世界生物燃料主要国家的发展动态与政策法规201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