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建设运维成本巨大 供水管网“糊涂账”如何算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2 10:32:29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99


每天早上醒来洗脸刷牙,回到家里洗菜做饭,当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在你的家中进行时,你或许不会想到,有一个强大的交通系统在看不见的地方为你提供用水保障,这个交通系统就是供水管网。

供水管网是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水价全成本覆盖,也就是供水企业投资,老百姓支付水费”,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指出,但现实中并没有达到这一层次,由于供水工程的特殊性和责权不明晰等原因造成了诸多困惑,极大地影响了供水企业的效益。

建设运维成本巨大 企业难承其重

供水管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建设与运营成本巨大。供水设施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管网投资巨大,由E20环境平台与粤海水务联合推出的《中国供水行业安全报告?管网篇》显示,在整个供水系统中,管网的投资通常会占到总投资额的70%左右。

供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也是一个较大的负担,据福州水司提供的数据,2013年-2015年管网维护总费用为46897.36万元,而管网改造投资额高达超过20亿。由中国供水服务促进联盟、中国水网编写的《水质二十讲》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2009年,某供水公司对东莞大市区范围内26个片区近400公里管网进行改造,更换新型水表5.5万个,投资逾8000万元;另外当时为保证国标实现,还计划投入约1.5亿元专项资金,对失去供水管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放眼全国,2012年6月13日,住建部曾印发《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的通知》,其中供水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占比超过总投资的20%。

管网漏损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我国很多旧城区,供水管网老化现象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旧管道共存的情况比较多,另外不稳定水压、不达标或者污染水对管网造成侵害,日积月累会引发管道漏水或爆管,造成大量水的流失,导致水厂的供水总量与使用端的总量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供水公司回收的水费远低于实际供水的成本。

历史原因导致管网投资是一笔“糊涂账”

从以上数据可以想见,管网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规模之大,这些钱应该从谁的腰包里出?薛涛指出,历史的原因导致目前的管网建设投资局面很混乱:最早时,政府包办所有事情,政企不分,公共服务设施中政府承担大部分的建设责任;近几十年,中国城市发展与土地开发相伴随,很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来源于土地收入。这两种情况下,管网投资都是政府承担或者政府转嫁到其他投资方,但始终没有来源于水费,老百姓长期以来觉得自来水真的是“自来”,是免费获得的。

另一方面,中央还有大量转移支付来支撑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些地区管网的投资建设又有可能是中央财政的钱,而不是地方政府的。

“上诉所有情况带来中国供水的管网投资边界相对模糊与混沌”,薛涛指出。

全成本覆盖实现受阻 企业有苦难言

如今在我国,城市供水属于地方政府负责的市政公用事业,是公共服务的范畴;而在具体经营层面,供水服务则是由企业提供的、运用了市场机制的专业化社会服务。

在政府眼里,供水公司是企业,解决投资与收益是自身的事,这里,自来水是商品属性,供水公司投资建设需要钱,全成本覆盖唯一的方式是提高水价;但是老百姓把供水公司的服务当成是政府应该免费提供的服务,认为它是公益性质,不愿意接受水价上涨,薛涛认为,这是供水服务中的“公益偏见”。当老百姓呼声过高时,政府又需要照顾民意,水价上涨只能叫停。而供水公司只能默默忍受“夹板气”。

发达国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供水服务完全市场化,有完整的财务模型,供水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百姓承担水费,这样政企民三者之间的界面就很清晰,即企业为公众提供自来水,公众支付,全成本覆盖,而政府充当的只是监管的角色。“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薛涛说,而在目前无法实现全成本覆盖的阶段,企业自然处在尴尬的境地,有苦难言。

 
关键词: 供水 管网 投资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