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纯电动汽车车身减阻与电池散热耦合优化研究

关注热度:102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赵万东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在环境与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发展以纯电动汽车为典型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续驶里程不足成为纯电动汽车发展技术瓶颈性问题之一。降低车身气动阻力和提高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是提高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有效措施,而现有纯电动汽车车身为节约开发成本,并未充分利用其结构简单且电池包布置灵活的优势,针对纯电动汽车造型的研究也不多见,基本沿用了传统燃油汽车造型,具有较大气动阻力系数;另一方面,在电池包散热研究中,尚未系统考虑汽车车身整体造型结构、电池包结构特征以及布置位置等对电池包空气侧流场散热特性的影响,且综合考虑气动减阻和提高电池包散热性能的汽车内外流场优化研究也基本空白。本文以某款纯电动车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不同布置工况下的电池包结构,以保证电池组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内工作,提升电池放电效率,并基于纯电动汽车传动部件相对燃油汽车更少,结构相对简单的特点,对目标车型进行减阻分析,减小电池能量消耗,最后将电池温度控制与车身减阻进行耦合,得到了车身阻力特性与电池包散热性能综合最优的车型,而电池包的保温不能引入冷却空气,与包内流场无关,因此无需对保温电池包进行优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有限体积法的网格质量及热物理模型对车身外流场及电池组温度场的仿真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首先要确定本文的仿真方法。通过与模型风洞实验结果对比,探讨了纵横比、歪斜率、最小内角等网格质量评价指标对汽车车身外流场计算精度的影响,最终选定综合评价指标对网格进行评估,提升了网格质量与外流场计算精度;利用Bernardi电池生热理论及DO辐射模型,建立了单体电池生热模型,通过与前人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电池生热模型的精度,建立了本文仿真方案。2.为保障电池包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对电池包不同布置工况下的电池组散热与保温性能进行研究。与实车道路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后,分别对前舱布置、底盘平铺与备胎槽放置三种布置工况下的电池包温度场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对各工况下的电池包散热改进方案与保温措施。3.运用特征移植法对某款纯电动汽车车身进行气动减阻。综合考虑电池包碰撞安全、电池组温度场状况及车身造型改进空间,确定电池包布置在底盘与乘员舱之间更加合适,通过使用特征移植减阻法,去除车身附件、添加后轮罩、车头扁平化等方式,使得阻力系数最高可下降23.2%。4.以场协同理论为依据,对车型进行了双目标耦合优化。选取车头长度、尾部离去角、后风窗倾角、进气格栅尺寸、电池包入风口尺寸、散热风扇间距等9个设计因子,使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得到的样本点,建立了高精度响应面代理模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得到理论最优车型,运用场协同原理分析了其电池包内温度梯度与热流矢量的夹角状态,揭示了电池组表面低温和高温区域分布的原因。最终将理论最优车型还原为实车车型,并对其进行数值计算,所得最优实车车型阻力系数比初始车型下降了21.97%,电池组最高温度下降了2.44℃,降幅为5.5%。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 电池包 最佳工作温度 车身减阻 场协同原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2.1 电池温度控制研究现状14-15
  • 1.2.2 车身造型与减阻研究现状15-18
  • 1.3 本文研究内容18-19
  • 1.4 课题来源19-20
  • 第二章 外流场与温度场耦合计算基础20-35
  • 2.1 网格评价指标对汽车外流场计算精度的影响20-25
  • 2.1.1 网格质量评价指标的种类20-22
  • 2.1.2 车身外流场计算结果分析22-25
  • 2.2 热辐射基本理论25-29
  • 2.2.1 太阳辐射模型25-26
  • 2.2.2 地面辐射26-27
  • 2.2.3 辐射传热模型27-29
  • 2.3 锂离子电池热效应模型29-34
  • 2.3.1 锂离子电池简介29-31
  • 2.3.2 Bernardi电池生热模型31-32
  • 2.3.3 锂离子电池生热模型建立32-34
  • 2.4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不同布置工况电池温度场改进及试验35-51
  • 3.1 原车型电池包内温度场分析35-37
  • 3.1.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36
  • 3.1.2 电池温度场分析36-37
  • 3.2 实车道路试验37-40
  • 3.2.1 试验器材37-38
  • 3.2.2 试验步骤38-39
  • 3.2.3 实验结果分析39-40
  • 3.3 不同布置工况电池包结构改进40-50
  • 3.3.1 备胎槽放置工况40-43
  • 3.3.2 前舱布置工况43-47
  • 3.3.3 底盘平铺工况47-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基于纯电动车结构特点的特征移植法车身减阻分析51-63
  • 4.1 电池包布置工况外流场对比51-54
  • 4.2 纯电动汽车低阻特征提取及移植54-59
  • 4.2.1 前端结构55-56
  • 4.2.2 尾部造型56-57
  • 4.2.3 车身附件57-59
  • 4.3 特征移植法减阻分析59-62
  • 4.3.1 车头特征减阻59-60
  • 4.3.2 尾部特征减阻60-61
  • 4.3.3 车身附件减阻61-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基于场协同原理的纯电动汽车双目标耦合优化63-79
  • 5.1 场协同理论简介63-66
  • 5.1.1 对流换热物理机制63-65
  • 5.1.2 对流换热的场协同65-66
  • 5.2 车身外流场与电池组温度场耦合优化66-76
  • 5.2.1 双场耦合优化设计因子选取66-68
  • 5.2.2 DOE试验设计68-73
  • 5.2.3 优化结果场协同分析73-76
  • 5.3 优化车型还原与计算76-78
  • 5.4 本章小结78-79
  • 结语79-82
  • 全文总结79-80
  • 创新点80
  • 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7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87-88
  • 致谢8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应用    王海明 ,郑绳楦 ,刘兴顺

面向空气动力学优化的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    张晨铭;李彦龙;王东;徐飞;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未来电动汽车设计特点    徐飞;李彦龙;张晨铭;杨志刚;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热模型和散热特性    姬芬竹;刘丽君;杨世春;徐斌;

斯特藩-玻尔兹曼辐射定律及其应用    曹鼎汉

水平地面月平均太阳总辐射的日照类模型    贾友见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热流场的协同分析与散热性能研究    徐晓明;赵又群;

黑龙江省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于宏敏;国世友;张洪玲;徐永清;

某跑车尾翼外形变化对气动升力影响的仿真分析    谷正气;郭建成;张清林;金益峰;

FLUENT在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冯宜彬;过学迅;

CFD在整车设计中的应用    唐鹏;江洪;曾珠;

智能化锂电池充电系统研究    陈立剑;蒋炜;陈方亮;

MT6070iH在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喻超;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汽车外形数值模拟    周达顺;周超英;

轿车车身外流场的CFD仿真与实验验证    江洪;唐鹏;

条形MH/Ni电池模块风冷散热结构的优化    崔威;王文;娄豫皖;夏保佳;

电子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电路设计的改进    高迎霞;毕卫红;王河林;赵岚;

镍氢动力电池正极极板制备工艺理论研究与装备开发    马广君

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    蒋新华

汽车外部空气动力噪声研究    杨博

汽车超车过程的气动特性研究    吴允柱

重型载货汽车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    刘畅

轻型客车的气动特性分析与造型优化研究    王靖宇

汽车队列行驶的气动特性研究    贺宝琴

基于仿真与试验的汽车风洞修正研究    张英朝

锂过量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彭庆文

侧风作用下重型载货汽车气动特性与稳定性的联合研究    张喆

基于模糊PID的AT89C2051单片机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潘笑;高玉玲;康亚娜;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程安宇;孙士民;徐洋;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效应模型    杨凯;李大贺;陈实;吴锋;

由数字式传感器DS1820构成的多点测温系统    陈良光,管聪慧

从EVS17看国际电动车及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杨毅夫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状况    戴永年,杨斌,姚耀春,马文会,李伟宏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Ni-MH)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冯旭云;

GPRS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孙少陵

GPRS关键技术及展望    刘雪娟,李建东

电动车,电动车用电源及其发展战略    雷惊雷,张占军,吴立人,潘国宏,黄少卿,杨迈之,蔡生民

汽车外流场湍流模型与菱形新概念车气动特性的研究    吴军

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    蒋新华

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研究    李哲

纯电动汽车发展猜想    王万丁;

我国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    常艳军;

纯电动汽车国标有望年内出台    

纯电动汽车的构成与特点    叶阳;

众泰汽车 开启纯电动汽车个人销售先河    白莉;

纯电动汽车的应用及发展概述    孟欣;

奇瑞欲推5万元超低价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与应用探讨    李建;梁刚;刘巍;

浅谈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董迪晶;

浅谈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制约    田春霞;

细分市场纯电动汽车研发与推广    徐占林;

浅谈纯电动汽车技术    程勇;

纯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    李年根;

纯电动汽车电气性能测试系统设计与研究    刘保国;

纯电动汽车泊车雷达系统设计    胡杰强;王智晶;

淄博市低速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    车胜新;

纯电动汽车的控制策略与实现    马洪涛;叶倩;

重庆公交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一次尝试    廖涛;

纯电动汽车泊车雷达系统设计    胡杰强;王智晶;

纯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传导性电磁干扰的抑制    陶银鹏;余强;朱德祥;

纯电动汽车已具备局部商业化条件    沙永康

纯电动汽车:目标在特定市场    本报记者 杨琳

电驱动加速 我国纯电动汽车攻克技术难关    王海蕴

走出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误区    王海蕴

小型化 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新途径    于丹

应着力发展纯电动汽车    媒体评论员 陈健敏

纯电动车国家标准年内有望出台    记者 张海燕

共建纯电动汽车示范基地及产业园    姜小莉

武汉投资30亿元建首个纯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熊金超

加速长沙纯电动汽车产业化    长沙市政协副主席 谢明德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关键技术及高压安全策略研究    王佳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    石庆升

纯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理研究与设计    曾群

基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策略与优化    董冰

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    杜爽

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稳定性与谐波特性研究    李晶

两档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顾强

纯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再生制动研究    刘志强

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展望及策略选择    张明

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葛鹏博

纯电动汽车车身减阻与电池散热耦合优化研究    赵万东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匹配及仿真优化研究    潘磊

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的模糊控制研究    林玉敏

基于ADVISOR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匹配设计及仿真研究    贾燕红

纯电动汽车新型传动系统研究    李律鸣

基于蚁群算法的纯电动汽车动力参数优化研究    徐东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孙哲

电动汽车动力耦合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牛明强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