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比亚迪股东问答揭开新能源车市场现状真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4 10:00:15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356


变化中的扶持政策

1.补贴:降成本来应对

纯电动/插电混动等新能源车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合格的新能源车企也能够获得了政府提供的直接财政补贴,但是这一补贴是逐年退坡的。

而比亚迪方面在投资者活动环节中对于补贴退坡对新能源车企的影响也给予了说明。比亚迪表示,该公司目前平均贴占售价的40%左右,若按照之前所公布的2017年退坡20%来计算,补贴退坡对售价的影响约为8%左右。

不过比亚迪并不担心补贴退坡对自身盈利带来的影响。该公司表示随着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销量的提升,包括电池在内的整个部件成本和整车成本也在逐渐降低,未来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经营规模的提升和设计的优化等方式,可以将新能源车辆的整车成本降低5%-10%左右,基本可以抵消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

2.电池容量:建厂规模门槛提升

除了补贴退坡之外,工信部也于最近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要求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的年产能不低于8Gwh。

而比亚迪方面目前则在惠州、坑梓两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共有10Gwh的产能,且公司也在着手对坑梓电池基地进行扩建,扩建规模为6Gwh,而其位于青海的10Gwh电池基地也在将在2018年完工。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管理正在进一步的加强,进入到这个行业的门槛也被提高。不过在前几日由学术机构召开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上,一些与会的动力电池企业代表也表示,8Gwh的规定过高,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进入,同时又要承担技术进步、工艺迭代等因素造成被淘汰的风险,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容易形成巨头垄断的情况。

3.政府力推:500万辆目标的意义

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中央政府订下了在2020年实现累计销售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届时的新能源汽车在总的汽车保有量中的渗透率要达到5%以上,而目前这一数字还不到2%。

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的数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除了给车企提供补贴、制订发展规划之外,政府还在充电桩建设、配套研究机构设立、政府机构采购等多方面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地方政府对此相应积极。

近日,辽宁省发布了《关于印发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而各市年度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例逐年提高到30%以上。湖北省政府也与蔚来汽车签署了总规模100亿元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武汉打造年产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此外,还有湖南、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也相继出台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新交通形式兴起

在前几日于墨西哥城召开的C40城市峰会上,王传福成了一个大忙人。在其他城市的市场都在大谈口号与发展规划之际,王传福却带去了实际的解决方案——比亚迪电动大巴与云轨交通系统。

电动大巴是针对城市的公交车系统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云轨则是针对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商务区、游览区等线路提供的解决方案。

云轨属于轻型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采用电力驱动,最高时速为80km/h,其造价约为2亿元/公里,而国内地铁的造价则为8-12亿元/公里,是地铁造价的四分之一,同时还具有建造周期短、噪声地、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等特点。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 70%左右时城市轨道建设进入爆发期,而 我国2015年的城镇化率仅为56.1%。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期才刚刚开始。有媒体估计,“十三五”期间,国内城轨投资将达3万亿元,较“十二五”投资总额上涨144%。而比亚迪看中的则正是这一块市场。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起了一批自主技术,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都可以平移到轻轨业务方面使用。比亚迪方面表示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个城市前来接洽,其中,汕头市政府已经签署了 250km 框架协议,而深圳坪山新区也确定了50公里的规划里程。

比亚迪并不是第一个转型能源与交通领域的公司 ,在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业务走向正轨之后,其创始人马斯克也先后创办了SpaceX——私人航空航天公司、SolarCity——天阳能公司、HyperLoop——超级高铁等多个项目,其所有公司都瞄准了能源与交通两个大的方向,当然,任何一个都是万亿级规模的领域。

电子产业:手机金属工艺造就代工新机会

在电子代工业务方面,比亚迪给出的数据显示,由于其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LG、Vivo、OPPO、联想、苹果等公司在手机领域加大了金属机壳的普及,其金属机壳业务在年内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比亚迪于2003年起开始从事手机部件业务,并于2007年在香港分拆上市,业务分为部件生产与组装两大部分,其部件生产以手机壳为主,组装则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产品。

金属机壳确实迅速在手机领域普及,不过苹果等公司也在其产品上尝试使用玻璃后壳,然而比亚迪却觉得玻璃机壳全面替代金属机壳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其原因包括,生产的良品率较低、成本较高易于破碎且可塑性不强等。

结语:新能源车企的新机会

通过比亚迪与投资者之间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交通领域的一些新的变化,包括新能源汽车撑起了比亚迪集团大部分的收入,插电混动技术受到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的追捧以及商用/专用汽车领域在国内以及海外市场存在的增长机会。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与技术积累的进一步加深,我们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转型到其他交通领域,如电动云轨的可能。

<上一页  3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