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深度剖析】全球垃圾处理现状及我国固废处置技术发展趋势前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5 23:18:22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28


  7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垃圾问题开始凸显,垃圾处理工作也开始受到各国管理者的重视。首部针对性的政策和法规也在这一时期出台,为固废管理奠定了基础。大型化、集约化处理成为不少国家的治理思路,加上公众和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垃圾简单填埋带来的风险,各地中小型管理和设施水平低下的垃圾填埋场逐步关停的历程也就此开始。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能源问题,从垃圾中尽可能的回收能量和资源成为垃圾处理更高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重要的切入点,一是垃圾收转运和处理的市场化;二则是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的系统。

  9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固废处理行业迎来了技术创新的高峰,新技术大量出现,各类垃圾的处理技术工艺路线也逐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流化床焚烧技术、机械-生物处理工艺的光分选技术、垃圾热解技术、稳定化(矿化)技术等。通过一系列行政和市场手段的推进,以德、日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起长期运行至今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21世纪之后,固体废弃物已不再是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此领域的创新活跃度也开始降低,专利新增申请数量开始下降。

  概括而言,在治理思路上,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有这样几个大的趋势:逐步取代/淘汰填埋;集中化、大型化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市场化(第三方处理)等。

  反观我国。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也经历了垃圾的分散式粗放处理向集中式处理(填埋、堆放)的转变,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固废处理技术的创新开始起步。

  1988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为填埋场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随后,在90年代,我国的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开始进入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首批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开始投入运营。HDPE合成膜防渗技术也成为此时的代表性技术。

  

  90年代末,垃圾填埋的对环境的威胁及占地问题开始得到重视,规范化和逐步取代填埋的政策导向开始确立。

  2000年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试行办法》、《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一系列法律、规划、和标准逐步奠定了垃圾焚烧工艺路线发展的政策环境,填埋所占的垃圾处理量比率开始不断降低,而以焚烧为主的其它工艺的处理量比率不断升高。由于焚烧的技术含量更高以及核心设备(焚烧炉等)的国产化需求,我国的第一个固废处理技术创新高峰也在这一时期到来。

  与此同时,垃圾处理市场化进程也在逐步往前走,如桑德环境(合加资源)、三峰环境、绿色动力环保等现今已成为行业龙头的几家固废处理(垃圾焚烧)企业也在此阶段完成关键性的资源积累,开始在业务上快速横向扩张(跑马圈地)。

  2008年后,由于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潮的到来,我国固废处理行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在环保产业的诸多领域,2008都是较为特殊的一年,许多指标都有突出的增长,这与奥运带来的环保话题效应以及随之而来的治污举措不无关系)。

  工业危废、电子废弃物、餐厨垃圾等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的市场领域开始启动,快速增长的市场容量催生出了东江环保等技术色彩更浓的上市公司。固废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迎来了第二次爆发。

    余下全文
 
关键词: 垃圾 废物 技术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