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环保三司迟来“回归” 如何让看得到的环境质量落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30 14:07:41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70


  赵亮认为,按环境要素划分的“三司”的设立,至少能够提高公众对环保监察的参与度。“公众未来可以直接就具体问题找到具体部门处理,避免了到处踢皮球。比如,秸秆焚烧,是个面源污染,那就可以向大气面源处反映。”公众参与,也是提高老百姓对环境质量感知的一个重要方法。

  远非终点

  在陈建鹏看来,三司的设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不是一个终点”。

  有环保界内部人士透露,三司的设立并没有带来编制的增加。环保部的编制,目前仍旧是311人,据报道,其中水环境管理司共有20个人员编制,大气环境管理司有19个人员编制,土壤环境管理司共有14个编制。与此相比,美国环保局的总人数是17106人,大气和辐射办公室就有1400名公务人员。“环保部的工作人员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当少的。”该名人士评价。人数太少,一直是掣肘环保部提升监察能力的重要因素。

  该位要求匿名的人士透露,近年来环保部一直向中央申请增加编制。“但目前的形势是,公务员编制只减不多,哪怕增加一个编制,也是很难突破。”

  僵局依旧,但环保事业要求更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据报道,2015年,常州市环保局新成立了水处、大气处和土处。2016年3月10日,常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员透露,市编办已经同意增加编制,正在安排人员到位。

  另一方面,陈建鹏认为,“三司”建立后短时间内也很难打通“事前事中事后”中的所有环节。“水土气三司就像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白领,具体的落地,环境监测还是交由监测体系,执法则交给监察体系的人去做。他们只负责业务指导。还有标准的设立,罚款收费,排污许可证的发放,这些都需要协调。”他认为,外界不应对“三司”设立作出过度解读,“只是环保部里的三个司而已。他们不可能靠自己解决所有问题。”

  设立三司远非环保体制改革的终点。如陈吉宁答记者问时所言,这项工作涉及面非常广,不仅仅是两个司变三个司的问题,还涉及一些流程的重构、与其他改革的衔接,比如环评制度改革的衔接。但赵亮认为,可能立刻看到的,是“三司”相对从前“两司”时代,工作效能的转变:“三司分别下设了细分的处室,职能明确,工作效率可能会比以前更高。”

  据《中国青年报》2014年两会期间报道,刘炳江在民建界别小组讨论中作出保证:“这5年大家放心,空气会明显变好,司长敢说,就有事实保证。”

  “任何机构、机制的调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陈建鹏评价道,“这种划分所带来的效果,还有待观察,要保持耐心。”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