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土壤地下水污染现状及修复行业市场形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2 15:11:0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68


  土壤与地下水背景概述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成为了当今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而长期以来的工业活动直接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下面的表格中列举了一下常见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受到污染的土壤及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及工农业有着极大的危害,例如2004年的北京宋家庄地铁工人昏迷事件,2013年的镉大米事件,以及2016年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中毒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典型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案例。

  中国土壤地下水污染现状

  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在工业废弃地的土壤点位中,污染物超标点位占34%。其中主要污染物为锌、铅、砷等,污染涉及工业、矿业、冶金业等行业。

  由于我国污染场地涉及面广,且污染场地情况复杂、种类繁多、以及场地监管不足,导致修复进展缓慢,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层出不穷。

  与国内同期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相比,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进度是明显落后的,直到2004年的北京宋家庄地铁修建过程中的工人昏迷事件才开始引起社会对土壤污染的广泛关注。而今年4月在常州外国语学校爆发的毒地事件再次点燃舆情, 进一步凸显了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刻不容缓。

  土壤地下水污染难以治理的原因

  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并不像地表水或大气直接暴露于地表环境中,他们的污染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样就导致污染区域和范围难以界定,造成修复的难度加大,修复成本昂贵。

  同时,国内相关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难以得到及时治理的另一大原因。土地责任方难以明确,部分负有责任的污染产业的破产让“污染者付费”原则难以实施,导致场地修复时常受到资金来源的困扰。

  污染产业修复产业链

  污染场地修复产业链如下图所示,主要包括上游的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中游的修复技术工程设计、修复工程实施和下游的验收监测。

  我国目前在修复技术、设备和规模化应用上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缺少符合国情的实用修复技术与工程建设经验。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