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从“谈核色变”到“去核神秘化”:公众“邻避”到“迎臂”的距离贴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5 17:17:5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71


  核电产业发展需要阳光的环境和公众支持

  核电企业有一些保密信息不能泄露,不可能做到完全透明化。从全世界范围看,苏联切尔诺贝利事件后,法国开始将核信息公开化提上议事日程。

  “核电建设、运行等环节信息的公开,是增进公众对这个产业了解并获得其信任的前提。”业内人士称,信息显示,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对核电执行公开透明政策,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如美国核管会NRC除了全面公开核电厂环境监管信息,还在其网站公开各运行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年度报告、环境辐射监测的年度报告、与环境有关的各种事件报告,并及时回答公众的各种“常提问题”等内容。

  信息化和核电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除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给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核电站的前期工作、建造和运营之前,尽量降低其可能面临的社会风险。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阳光的环境和公众的支持。”一位长期研究核电产业发展的业内专家说。

  公开透明作为核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备受重视,国家相关部门为此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特别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安全更是备受瞩目,加强核电信息的公开化刻不容缓。

  2013年10月,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下称《核安全规划》)指出,要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流平台,增加行业透明度。制定核设施信息公开制度,明确政府部门和营运单位信息发布的范围、责任和程序。提高公众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和退役等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核与辐射安全科普知识。建立长效的核安全教育宣传机制,满足公众对核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增强公众对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的了解和信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核安全规划》中所提出的要求,落实好了,将使我国的核电厂安全信息和公众参与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从“邻避”到“迎臂”(在我的后院)过渡

  反复接受核安全科普知识就能改变公众“恐核”“避核”的态度吗?似乎没那么容易。

  一方面是核电企业反复强调核安全,一方面是公众思维定势中“可以接受,但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门口”,如何破除这种固有的“邻避”效应?

  中广核的“3N社区沟通模式”,为核电企业的公众沟通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与路径。中广核在核电站当地开展的社会与经济援助计划,跳出了核电企业高高在上进行核电科普的旧思路,通过建立社区发展基金、带动当地就业等具体举措,变枯燥的单向宣传为双向沟通,完成了从“邻避”到“迎臂”(注:即“在我的后院”)的过渡。

  “大型项目的发展对周边社区有着长远的影响,中广核将每个项目建设视为与社区共享发展的机遇。我们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与当地政府和社区携手合作,扩展核电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社区进步。” 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表示。

  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当地公众对核电项目的接纳度,无疑大有裨益。核电项目对地方的贡献不仅体现在GDP上,还在于给公众带来切实的社区利益和就业机会。

  在核能公众沟通方面,法国被视为全球“最为顺畅和健全的国家之一”。法国提供的经验包括确保核工业决策的透明度、采取相应措施让公众参与决策过程、通过媒体建立全面的沟通策略,以此增进公众对核电的认知与了解,是增强公众接受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核电 公众 大亚湾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