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政府购买环保服务市场及与PPP的关系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7 12:51:2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18


  四、解决建议

  对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政府购买服务、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1、建议强化“项目识别”作用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号)中明确规定,在开展PPP项目的操作之前,首先要对项目进行识别,项目识别主要判断项目是否适合采用PPP的方式实施。笔者认为,对于拟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的项目,可参照PPP项目的程序进行项目识别,识别项目是否适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无论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还是PPP项目,项目识别工作不仅要做,而且需要好好做,真正落到实处。

  而判断项目是否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还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还是在于项目交易结构的设置。若项目建设费用的支付取决于运营期内的绩效考核结果,即可认定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但是若工程建设投资的收回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服务效果不直接关联的,哪怕披上了“可用性付费”等外衣,也不能被称之为政府购买服务。以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虽然前期需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但投资人所有投资的收回均取决于投资人是否提供合格的污水处理服务,而不是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固定给予投资人以投资回报。所以行业共识是污水处理BOT项目是典型的政府采购服务项目或PPP项目。如果工程建设费用单独支付,与服务质量和效果没有关联,无论起怎样好听的名字,不管是叫“可用性付费”还是别的称谓,其本质就是加长版BT,并不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或PPP的要求。

  2、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顶层制度设计

  一方面应尽快厘清政府购买服务和PPP的边界,另一方面尽快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和PPP的制度衔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实施程序,诸如将政府购买服务限定于预算内已有相应资金安排、能够落实资金来源的基建项目,如何纳入指导目录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期限与中长期预算管理的年限匹配,并相应完善制度安排等。

  3、建议立法明确可“两标并一标” 的具体情形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的,可不进行二次招标,而对于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开展的政府采购活动,能否适用“两标并一标”,目前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我们认为,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实施采购的,由于采购程序并非法律法规规定的“招标”方式,因此不应适用“两标并一标”,此类项目仍应该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另行工程招标。

  4、强化示范项目评审,执行示范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示范项目“能进能出”

  国家各部委和各省市推出的示范项目对于实际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某些省市在对示范项目进行评审时,往往在1-2天内对申报的所有项目进行集中评审,在此时间内,评审几十个甚至近百个项目,只能是形式大于实质。建议将示范项目的评审真正落到实处,使得示范项目能够符合政府的目的及初衷。

  而对于已列为示范的项目,应从制度上保证,除主管部门派员抽查,给予持续跟踪、定期评估外,主管部门也可考虑组建与之相应的专家库,让行业专家参与到上述工作中去。将示范项目动态调整机制日渐完善。经评定项目不符合国家关于示范项目要求的,应剔除出示范项目库,并将原因予以公示,实现示范项目“能进能出”,确保示范项目的质量和示范效应。

  
 
关键词: 项目 政府 方式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