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政府购买环保服务市场及与PPP的关系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7 12:51:24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402


   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文)中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此后各部委陆续发文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活动。就现状而言,由于立法层面的欠缺,多为部委颁布的规章,各部委在权限范围内从各自分管角度对政府购买服务活动作出规范,但规定的实施路径不尽相同,给各地在实际操作中留下选择性适用的空间。我们观察到,去年下半年开始,类政府购买服务已大规模泛化,目前已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笔者从政府购买服务的乱象及成因、实例及危害、政府购买服务与PPP的关系、建议如何解决四方面着手进行论述,以期对政府购买服务活动的规范操作有所裨益。

  一、目前市场上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乱象及原因

  1、刻意将以工程建设为主的项目包装成政府采购服务项目,规避程序

  财政部、民政部、 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条例(暂行)》(财综[2014]96号)对于政府购买服务作出如下界定 :“本法所称的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由上述定义可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需要实质、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那么以工程建设为主的项目是否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呢?目前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排斥,实践中也无定论。笔者认为,对于工程建设投资的收回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服务效果不直接关联的项目,不应认定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但上述项目目前大量存在,究其原因,总结如下:

  我国对于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其招标程序和适用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选择施工企业,程序较为明晰,竞争通常很激烈。

  而以工程建设为主的项目一旦被包装成为政府购买服务或PPP项目,则将拥有诸多“便利”,一方面,《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除招标方式以外其他采购方式均可适用,如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等,项目的竞争程度明显降低;另一方面,《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的,可不进行招标”,通过包装成特许经营项目,达到“两标并一标”的目的。

  2、大量的项目被包装成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绕开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3〕96号)规定,“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此后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发文,倡导在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优先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

  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政府购买服务及PPP之间对适用领域并无明确的界限, 对于采用PPP方式实施的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号)的规定,采用PPP方式的项目需完成物有所值评价与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同时有“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的红线规定。

  如今不少地方实施项目时不采用PPP的要求实施,既不做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不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限制;同时也没有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应程序,没有按照“先预算、再采购”的原则进行实施。

    
 
关键词: 项目 政府 方式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