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大咖说:灰霾治理难在哪?中科院有何举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1 11:38:17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47


主持人

现在工作还是在研究当中。

顾行发

对。

白春礼

我知道有些同志对二次颗粒物的概念不是特别的清楚,我解释几句。所谓叫灰霾,看到的是霾,从学术角度来讲产生消光现象,比如PM2.5颗粒遮挡散射了光线,我们看不见阳光、蓝天,灰蒙蒙的一片,这叫消光现象。消光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PM2.5这些颗粒物产生的。刚才讲二次颗粒物是什么意思呢?有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今天蓝天、白云很好,但第二天马上中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这不是一次排放产生的,不是一夜排到天上的一次颗粒物产生中度的或者重度的污染,而是原来已经排放到空气中的一些氮化物、硫化物,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一些东西,在适当的温度、气候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又重新快速地聚集,形成了新的PM2.5颗粒,在天空当中聚集,这叫二次颗粒物。简单说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在天上生成的颗粒物,不是一次排放产生的。有时候二次颗粒物,可能爆发很快,一下子产生重度污染,这是我们关注一次颗粒物排放的同时,也要关注氮化物、硫化物的排放,使二次颗粒物在天上产生的先决条件不存在。

为了加强大气灰霾的追因与控制,科学院实施了先导专项,这个专项已经立了四年了,今年第五年了,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

主持人

刚才白院长给我们解释了一下概念,让我们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想问一下中科院在治理灰霾上会提供哪些科技支撑呢?

白春礼

最近十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也包括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科学院,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科技力量,与国家有关部门,像环保部、科技部、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在大气灰霾追因研究、大气灰霾的控制技术方面有了一些很好的进展。我们把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领域,进行重点支持。

在国家未来大气灰霾治理当中,科学院将继续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我想支撑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我们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进行大气环境观测和大气灰霾模拟与预报预警技术研究。科学院已经在全国布设了40多个站点,组成大气质量观测的一个观测网,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一些主要的区域。利用自主研发的一些环境、光学、激光雷达测量大气灰霾的专用设备,结合我们在高塔分层梯度观测和卫星反演这些手段,我们对PM2.5的浓度、化学成份、气态污染物和大尺度的传输开展长期的、立体的联网观测。同时不定期的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单位组织所谓的走航观测、联合观测的项目,就不是在一个点上进行观测。这些数据在监测的区域和监测的参数上,与国家的环保、气象部门的常规监测是一个相互补充,也是准确、全面掌握我们国家大气灰霾污染特征的基础。

科学院在大气灰霾的模拟和预报预警技术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预报预警的需求,科学院自主研制了我们国家自己的一个新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式。这个空气质量预报模式,是三维的大气数字模拟,我们量化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综合作用。现在已经被环保部广泛使用,对于最近几年像APEC、G20、9.3阅兵等一些重大的活动提供了非常准确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空气质量的监测预警,也对空气质量的保证,以及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实时监测灰霾排放的技术,因为环保部门靠人工去监测灰霾的排放,有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也可能顾此失彼。如何利用科技的方式监督偷排现象的发生,为环境的监测、污染排放提供一个科学技术支撑的手段,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工作。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关于灰霾的生成机制。我们监测到灰霾是哪产生的,还要了解灰霾是如何产生的。只有知道如何产生的,才可能采取针对性地治理办法。准确认识灰霾的生成机制和灰霾演变的规律,这是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的一个基础。

白春礼

刚才贺泓也说了,PM2.5的来源、成因,它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季节,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冬季可能是取暖,煤的燃烧占得比较多,夏季不一样;长三角、京津冀,各地也不一样。中国目前大气污染的治理与当初像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那个时候发生比较重要的大气污染的事件还不太一样,关键是我们现在的污染是一个复合型的污染,它不是单一的一种污染物造成了这么一个局面。所以,我们的灰霾治理需要综合施策。我们将把PM2.5形成的机理、演变的规律做深入的研究,为政府灰霾治理提供科学的支撑。

刚才谈到关于PM2.5的二次爆发,就涉及到如何控制柴油、汽油当中氮化物、硫化物的排放,这些理论将为政策制定以及相关标准法规的出台提供科技的支撑。

第三个方面,科学院针对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的迫切需求,积极组织大气污染的控制前沿技术研发。比如在工业锅炉方面,科学院的脱硫脱硝,还有细粒子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国家的热电、钢铁、建材这些行业的烟体的净化;在机动车方面,科学院主导的研究团队,还成功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柴油车排放控制后处理技术系统,现在实行了规模化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近我到科学院的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他们运用纳米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汽车尾气排放的PM2.5,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广。同时,像我们的生态环境中心,科学院的过程研究所,针对散煤燃烧,尤其是冬季燃煤造成的污染,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叫解耦煤炉,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山东等一些地方已经做了示范性的推广,这样能够减少黑烟的排放,也减少散煤污染的排放。政府现在已经制定了一些用电取暖的替代方案,如果说还用煤炉来燃烧取暖的话,这也是一个可以用的技术储备。

今后科学院将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污染的特点开展高效控制技术和设备研发,并加快推动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希望为实现大气污染源头减排提供更加有效的基础知识和科技支撑,我想这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主持人

刚才白院长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今后接下来要开展的工作,也是通过三位今天给我们带来的分享,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灰霾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以及未来我们该如何做。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在演播室带来的分享,感谢您的关注,再会!

  2  3  
 
关键词: 科学院 大气 这是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