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7家新能源车企受罚背后 骗补并非就此终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13 11:31:3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881


2月4日,正值农历鸡年的第二个工作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开出新一批新能源车企违规骗补罚单,涉及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等在内的7家车企。这是继2016年12月公开处罚首批4家涉嫌骗补的新能源车企之后,由工信部开出的第二批骗补罚单。

很快各家被罚车企纷纷作出回应,力帆乘用车、重庆恒通、郑州日产等几家与上市公司关联的企业,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纷纷确认已收到工信部的处罚通知,并表示将积极配合要求进行整改。

与此同时有证券机构给出的分析认为,随着新一批骗补处罚的落地,有关新能源骗补对行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也随之“利空出尽”。事实上,新能源骗补作为2016年震惊汽车业界的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处罚却显得较为“低调”,除了对苏州吉姆西汽车作出取缔整车生产资质的最严处罚之后,至今两批受到工信部行政处罚的11家车企均是“暂停资质并责令限期整改”,而2016年当年仅处罚5家车企也成为业内质疑相关部门“处罚力度有限”的原因。

如今新一批骗补罚单出炉再一次将业界的目光聚集到骗补事件中。而引人思索的是,针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处罚是否就此结束?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是,去年在首批4家企业被处罚之后,业内曾流传一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名单》(简称“骗补名单”),该名单涉及93家企业,而至今的11家受罚企业无一例外在列。

7家企业受罚

此次被工信部公开行政处罚的7家企业分别是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有限公司、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其中力帆乘用车和郑州日产属于乘用车企业,其余5家企业属于商用车企业。根据工信部的行政处罚决定,上述几家企业被暂停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撤销不符合规定的车型公告资格,同时被责令限期2个月进行整改。

回顾以往的骗补处罚事件,2016年10月财政部在其官网公开苏州金龙等4家骗补车企,随后的2016年12月20日工信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相关的行政处罚通知。这是工信部首次针对车企骗补开出罚单,而此次的7家企业属于第二批,至今共计11家车企因为骗补遭到了处罚。

工信部的处罚书中对上述7家车企的违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处罚缘由均涉及电池容量与实际不符、未安装电池或驱动电机、电池电芯数量偏少,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但是均获得了补贴,即出现了“有车无电”、“有车缺电”、“标实不符”三种典型的骗补行为。

其中力帆乘用车申报的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353辆车电池电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1328辆车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属于“有车缺电”。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度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176辆车实际安装容量小于公告容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不一致,属于“标实不符”。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