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 > 正文

骗补事件的背后 供给侧的深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3 11:10:5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309

近日,财政部公开曝光了骗取新能源车补贴的五家企业。它们通过编造虚假材料等方式,骗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高达2.62亿元。对于这五家企业的恶劣行径,财政部分别给予取消中央财政补贴资格、问题车型退出国家目录等重罚。

  表面看,这次“骗补”事件是汽车行业内的一次违规与追责,实则反映出许多中国企业,未能跳出所在行业的狭小视野,从更高层面读懂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发展大势,并做出正确的回应。

  我国之所以提出供给侧改革,一是在于,国民消费被激活后,供给侧却拿不出能够接纳、满足这股庞大需求的东西。更加严峻的是,当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停留在“产量+价格”层面,尚未完全解决质量问题时,中国人的消费已经悄然升级到品牌。其结果,就是洋品牌在国内备受追捧,海外血拼、海淘代购大行其道。

  另一方面,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必须要在主要经济领域实现独立自主,并居于领先地位。落实到各个行业中,就要具备一流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一批具备世界实力的品牌企业。简言之,没有的,要开始有。有了的,要变更好。

  理顺以上思路后,再回头看此次“骗补”,我们便会明白,为何国家没有对这次“骗补”的企业手下留情,即便是行业前列的大企业。

  首先,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行业之一,中国汽车必须实现独立和赶超,才能为“大国崛起”提供有力支撑。在传统燃油汽车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达到这一目标最好的机遇窗口。因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远远超出汽车行业本身的范畴,成为国家最高战略层面的关键一环。

  所以,在国家和行业一起磕磕绊绊、摸着石头过河之际,几家企业胆敢为一己之私,破坏大局,造成严重恶劣影响。不予以重罚,不足以立威,以儆效尤。

  其次,这次惩罚,也是一次变相的“去产能”。“去产能”并不只属于煤炭、水泥、钢铁,而是包括汽车在内,所有行业都必须审视和完成的任务。这里的“去”,并非简单的“减”,而是通过立法、重组、并购、关闭等一系列手段实现的“优化”。最终目的,是淘汰弱小、假冒伪劣、不守法经营的“混子”“懒汉”,保证优秀企业得到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最终为供给侧提供合格的输出。

  一个法治、诚信的市场环境,也是“去产能”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严惩“骗补”,就是要清楚地告诉所有人,今后只有做真、做实、做规矩事这一条路。避“实”就“虚”的企业,未来将不会得到任何机会。

  通过这次事件,明智的企业应该能够从中体会到政府的意图与尺度,真正读懂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要求,对自己的经营及时纠偏,确保方向、步调与国家战略一致。汽车企业要坚信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和力度,不被质疑、唱衰的言论误导,抓住难得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